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夯实基层基础 推动高质量发展——商洛市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三化”建设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2-07-07   来源:市纪委监委驻市人民检察院纪检监察组   作者:陈红卫 何嗣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强调“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指出建设高素质队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20年以来,按照省纪委要求和统一部署,商洛市纪委监委围绕“纪检监察机关标准化、纪检监察干部专业化、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目标,大胆探索创新,充实人才队伍,积累实践经验,形成了有效制度,推动了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有序发展,为推动基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县镇“三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2020年以来,商洛市按照“16个聚焦”“9个紧盯”要求,通过规范场所建设、加强设备配备、明晰机构标示推进基础设施标准化,通过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统一执纪执法文书模板推进工作流程规范化,通过强化队伍建设、开展全员培训、强化警示教育推进干部队伍专业化。从目前的情况看,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明显提升:

一是硬件设施更趋完善。严格按照“实用够用、杜绝浪费”的标准,统一办公场所及硬件设施设置标准,7县区纪委单独设置谈话室48间,98个镇办纪委设置独立办公室130间、谈话室103间、全部达到“五有”标准,为谈话室配备了同步录音录像设备、谈话设施设备及存储设备等,并建立了使用管理和登记等制度。按照“科学合理、精简高效、权责一致”原则,对7县区纪委监委机关内设机构进行优化组合,把纪检监察机关工作经费参照政法机关标准列入预算,落实“三化”建设专项资金,为县区、镇办纪检监察机构、派驻机构配备了涉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录音笔、扫描仪、高拍仪、保密文件柜等办公设备。按照“三统一”要求制作牌子、刻制印章、上墙制度,设置举报箱、更新宣传栏,进一步提高标准化水平。约定技术标准,各县纪检监察内网全部接入、视频会商系统全部建成投入使用,98个镇(办)和92家派驻机构纪检监察外网全部连通,检举举报平台基层版系统全面上线运行,对监察对象基本信息进行了更新完善,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二是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市、县区纪委开展议事协调机构清理工作“回头看”,与职责无关的坚决退出。市纪委每季度列出重点监督和专项监督任务清单,指导推进县区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抓细抓实12种监督措施落实,强化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统筹衔接,发挥监督合力。严格落实检举控告工作规则,下发《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通知》《加强涉法涉诉举报线索处置的通知》,与市信访、网信、审计、政法等部门建立问题线索移交和分析研判机制,挖掘问题线索,对县区、镇办执行《规则》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指导建立实名举报回复反馈台账,规范检举控告接收、受理、办理、处置程序。市纪委监委制定印发《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流程指引》《违纪违法案件程序证据标准指引》《公文处理规范及格式》《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常用文书汇编》等制度文件,翻印下发《纪检监察干部办案能力测试》等,成立4个评查组对7县区122件案件进行抽查评查。商州区和洛南、商南、山阳、柞水等县编印《“三化”建设工作手册》、“模拟卷宗”等,规范办案流程;采取“镇案县审”“提级办理”“交叉办案”等措施和建立办案协作区等制度,提升规范化水平。

三是干部素质明显提升。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下发了《关于采取有效途径解决县区纪检监察系统空编问题的通知》,明确提拔、招录、招聘、遴选、调动、划转“六个一批”要求,按照“因岗选人”“人岗相宜”的原则,为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共补充工作人员258名,其中新招录公务员59名、选调生11名,引进高层次人才2名,提拔、调动197名,98个镇办选任监察信息员1274名。今年,上报公务员招录计划59名、选调生招录计划11名、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7名。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市级举办业务培训班3期、县区举办培训班10期。全市选派96人、抽调278人次跟班学习、以案代训。利用学习强国APP、网络教育、网上答题等形式,提升能力素养。用好用活职级并行政策和“三项机制”,对派驻机构考核单列、对机关干部全员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评优树模、年度考核奖金兑现等直接挂钩,进一步激发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市、县区聘请特约监察员78名,推进工作开展,接受工作监督。

四是工作质效逐步显现。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守监督首要职责,推行“清单化+单元制”监督机制和班子成员包抓积案等制度,1-9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接受信访举报2262件、立案810件、结案672件、党纪政务处分637人,查处县处级干部9人,移送检察机12人,形成有力震慑;运用“四种形态”处置监督对象2420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1762人次、占72.8%,第二种形态592人次、占24.5%,第三种形态33人次、占1.4%,第四种形态33人次、占1.4%,有力维护了全市政治“森林”健康。92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处置问题线索590件、立案110件、处分88人。98个镇办纪委处置问题线索705件、立案356件、处分275人,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更加有力。

通过“三化”建设,达到了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一降三提升”的良好效果。即:一是降低了安全风险。改善了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特别是镇纪检监察机关办公场所信访、办公、谈话等功能混用的情况,化解了之前存在的安全风险。二是提升了震慑效果。通过在重点办公办案场所设置同步录音录像设备、悬挂党旗和入党誓词,对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对象形成了强大震慑,也体现了纪检监察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三是提升了服务水平。通过开展信访举报宣传、明确机构标识、公示内设科室职责、明确受理和不予受理事项范围,让办事来访群众找的到地、找的准人,从“要举报”向“会举报”转变。四是提升了工作效率。通过建设纪检监察内网和纪检监察外网,采集监督对象信息,启用检举举报平台,畅通了上下沟通的渠道,上级纪检监察机关下发的文件和下级纪检监察机关上报的数据都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上传下达,监督对象信息、工作进展情况实现了动态掌握,数据查询和统计分析更加便捷,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

二、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围绕纪检监察机关标准化、纪检监察干部专业化、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目标,县镇“三化”建设工作推开两年来,为推进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组织、人才和制度保障,有力推动了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重视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设施建设还有欠账。县区委纪检监察工委尚未组建到位;派驻机构改革任务还有欠账,国有企事业单位派驻机构尚未设置;受政法专编等因素制约,县区公检法司均为综合派驻,编制28人,目前实有人数12人。镇办监督执纪谈话室管理不够规范,使用效率不高。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尤其是县直派出机构和镇(办)纪(工)委受制于所在地办公用房整体紧张的现状,部分办公场所仍不能单独设置。

二是工作流程仍需优化。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流程管控不够严格,工作衔接不够流畅,案件质量不高,调取证据、法律文书、案卷归档等工作还不规范,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做的还不够细实。县区、镇办纪检监察机构靠前监督、主动监督的深度、频次不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力不足。去年以来,市级5个、县区6个派驻机构存在“零立案”,派驻机构“探头”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三是培训工作还需加强。新选录纪检监察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要求还有差距。检举举报平台的派驻版和基层版虽然实现全覆盖,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操作不熟练的问题。县区人员“选调难”问题明显,尤其是派驻机构空编问题突出。同时,市、县区、镇办纪检监察机关遴选、选调、招录的工作人员大多没有纪检监察工作经历,本领恐慌问题比较普遍。

四是信息建设亟待强化。纪检监察工作整体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检举举报平台基层版使用维护不熟练、利用率不高;平台的建、管、用和利用“大数据”分析工作相对滞后,用系统固化工作流程、提升监督效能,推动纪检监察业务向数据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做得不够。

三、下一步意见建议

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强调,要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运用监督力量,提升基层纪检监察机构监督能力,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加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三化”建设是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围绕解决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中最紧迫最突出的问题,通过推进设施建设、强化硬件支撑,健全完善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加强队伍建设、夯实监督力量,为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补齐短板、夯实基础。

一是更加注重信息化建设。目前,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办公办案场所设备配置已经基本到位,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也要紧紧跟上,要积极适应适应信息化、大数据带来的技术革新,实现互联互通、无缝对接,用系统固化工作流程,用平台提高工作效率,用网络打破信息壁垒,推动纪检监察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向数据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推动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更加科学、严密、高效。

二是更加注重教育培训。受限于能力和水平,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的师资力量不足,难以独立组织含金量高的教育培训,上级纪委应继续加强全员培训工作,在注重政治建设、党性修养、纪法知识、工作业务等方面教育培训的基础上,要侧重于党纪党规新业务、信息技术新系统的培训,使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更快适应新形势,更准把握新情况,更好推动新发展。

三是更加注重融合推进。基层纪检监察“三化”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建好是基础,管好是手段,用好是目的,要把“三化”建设的成效体现在监督执纪问责和审查调查全过程,体现在每一起案件、每一项工作中,当前要紧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打造“一都四区”等部署要求中的工作落实、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作风建设加强监督,以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