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覆盖评查驱动全流程规范
健全制度提升案件质量
江苏省纪委监委对设区市深入开展案件质量机动式评查,精准发现问题,抓实整改提高,推动各地“高质量办案,办高质量案”。图为该省纪委监委案件审理人员在讨论评查标准和评分细则。嵇子鉴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着力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正风肃纪反腐能力。
四次全会部署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强调“提高监督执纪执法质量”。江苏省纪委监委将案件审理室作为提升监督办案质效的统筹牵头部门之一,深入推进“高质量办案、办高质量案”。实践中,该省纪委监委是如何通过健全制度引领案件质量提升的?记者就此进行了实地采访。
丰富评查模式,全面“体检”找问题
“问题是改进的方向。案件质量评查是我们发现问题的重要抓手。”江苏省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李桂琴介绍,除常态化在个案审理过程中开展日常评查,按年度对所辖地区、单位纪检监察机关(机构)所办案件开展常规评查,对重点类型案件开展专项评查外,该省纪委监委探索开展案件质量机动式评查。
机动式评查是对设区市纪检监察机关一年内所办案件的全覆盖评查。这种评查更灵活,每季度开展一次。相较以往按数量抽查的评查模式,机动式评查是对一地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工作的全方位“体检”,有助于全面掌握当地案件质量整体情况,深化地区办案质效分析。
一年多来,江苏省纪委监委已先后在泰州、徐州、苏州、南通、盐城、无锡等地开展机动式评查。
“科学确定评查重点与标准,直接关系精准发现问题。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从中找方向。”江苏省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主任郑雯静介绍,以今年4月开展的机动式评查为例,就是对照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提出的要求,围绕“是否坚持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是否准确运用‘四种形态’”等9个方面,确定33项重点,逐一对照检查。
从评查情况看,相关地区监督执纪执法能力水平持续提升,但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的在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方面有待优化;有的查处同级党委管理干部占比较低;有的落实办案要求不够严格,程序规范方面需进一步改进。这些问题既有一地个性问题,也有共性问题。
评查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更在于改进提高。每次机动式评查结束,江苏省纪委监委都会第一时间将问题反馈相关地区,督促“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一抓到底,不留“尾巴”。
“去年省纪委监委对苏州开展机动式评查,收到评查反馈问题清单后,我们3次召开整改工作推进会,逐条逐项对照研究细化整改举措,确保整改工作落细落实。”苏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朱永安告诉记者,加大力气推动整改,今年苏州市县两级查处关键岗位、重点领域案件数显著提升,通过监督办案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同时,江苏省纪委监委将评查发现问题通报全省纪检监察系统,推动省内各级纪委监委举一反三、对照整改,并从省级层面完善相关制度规范。今年以来,江苏省纪委监委先后制定《省纪委监委自办案件移送审理前自查工作指引》《党纪政务处分决定执行工作指引》等规范,以制度建设推动案件质量提升。
9月初,江苏省纪委监委印发《开展案件质量专项评查工作指引》,将机动式评查经验做法上升为制度性成果,明确工作要求和流程,更好地发挥案件质量评查对纪检监察工作“三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强化指导引领,系统施策解难题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坚持系统观念是江苏省纪委监委推动解决问题,提升办案质效的“法宝”。
江苏省纪委监委持续推进制度建设,强化标准引领、统一规范把关、严格评查闭环,推动“高质量办案、办高质量案”理念落实在执纪执法全过程、各环节。
提升案件质量,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高质量案、怎么高质量办案。江苏省纪委监委先后出台高质量案件标准,开展高质量案件评选,编发调查取证工作指引、审理提示等,推动关口前移,标准前置。以高质量案件标准为例,江苏省纪委监委明确提出围绕“国之大者”、严格依规依纪依法、“三个效果”相统一、“后半篇文章”抓得实等具体参照,为基层办案优化理念、改进方法、提升质效提供抓手。
“在标准指引下,大家对一体推进‘三不腐’的认识持续深化,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风腐同查同治、受贿行贿一起查案件占比均有提升。”扬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宏伟介绍,该市纪委监委指导广陵区纪委监委查处某村干部腐败窝案,实行案件质量全程自查预检,大力推动追赃挽损,全力完善“三资”监管制度,办案效果让群众可感可及,当地群众、企业反映“应该查、查得好”。
强化标准引领的最新举措,是全省纪检监察“四种形态”案例库建设。
202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纪检监察机关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实施办法(试行)》,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四种形态”作出全面规定。
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实事求是、毋枉毋纵,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
“建设‘四种形态’案例库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郑雯静介绍,首批已编发入库案例744个,涵盖省市县三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案件,同时对照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提出的重点领域,分为国企、金融、医药、开发区等12个方面,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统一执纪执法标准、提升准确运用“四种形态”水平提供支撑。
统一规范把关集中体现为全面深化“乡案县审”。长期以来,乡镇、街道等基层纪检机构人员流动快,专业力量和办案经验不足,查办案件存在薄弱环节。针对该问题,江苏省纪委监委持续推进“乡案县审”,明确由县级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直接对乡镇(街道)纪(工)委办理案件逐一进行审理,强化质量管控,统筹均衡量纪,“一把尺子量到底”。
今年9月初,江苏省纪委监委总结“乡案县审”工作经验,出台乡镇(街道)党纪案件审核把关工作指引,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和文书模板,将这一做法固化为制度。
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纪工委书记刘晓骥介绍,“乡案县审”不仅找问题,更教方法,结合案例讲“为什么错、该怎么改”。前不久,淳化街道纪工委查办了某社区干部安置房违规办证案,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指出“现场审核环节工作人员存在审核不严、未及时上报情况”等问题,指导淳化街道纪工委开展补充调查,“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件,大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意识能力不断提高。”刘晓骥说。
作为案件办结后的评价,案件质量评查与高质量办案密切相关,既是发现问题推动个案整改、举一反三的开始,也是检验整改结果、推动质效再提升的手段。从日常评查、常规评查到机动式评查,该省纪委监委持续推动形成良性循环,提升办案质效。
坚持守正创新,因地制宜强弱项
基层情况千差万别。落实保障案件质量的制度要求,不能照抄照搬、上下一般粗、“一锅饭招待百家客”。
“要吃透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把准政策意图,结合本地区、本领域、本单位实际抓好落实,开动脑筋创新,挺起身板担当。”李桂琴说。
以案件质量相对薄弱的派驻纪检监察组、国企和事业单位纪检监察机构查办的案件为例,江苏省纪委监委制定健全案件审核把关体系的工作方案,结合工作实际,明确省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查办的案件经内部审理、省级机关纪检监察工委审理后,省属企事业单位纪检监察机构查办的案件经内部审理后,均由省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审核把关。
参照这一工作机制,江苏省各级纪委监委因地制宜,加强辖区内“三类机构”(派驻纪检监察组、国企和事业单位纪检监察机构)案件审核把关。扬州市纪委监委将审核把关的触角向监督办案前端延伸,选派案件审理室副主任兼任市级机关纪检监察工委副书记,专职负责派驻纪检监察组案件审理工作,纪工委年轻干部跟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水平。苏州市纪委监委则授权市级机关纪检监察工委牵头做好“三类机构”案件审核把关,推动案件质量整体提升。
再来看另一个例子,全面深化“乡案县审”后,县级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工作量显著增加,这就要求各地根据实际,创新模式,高效高质量把关。
昆山市纪委监委建立“协同审理”制度,由一名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同志主审、一位跟班学习的基层业务骨干协审,既节省了案件审理室的人力,也通过“以案代训”提高了业务骨干能力素质。“今年7月,我们出台审查调查自查清单,列出208条自查事项,进一步压实责任,提高效率,把精力更多集中到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惩治以及类案分析上。”昆山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主任饶驰说。
张家港市纪委监委则指导基层纪检机构通过交叉互审完成“一次审理”,再由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二次审理”,并每月向办案单位通报案件质量问题。“以前我们只有一名同志能协审案件,现在镇纪委4名同志都能上手。兄弟乡镇互相打分,大家睁大眼睛找问题,同时努力把自己的问题改到位,在这个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张家港市大新镇纪委书记王志清说。
观察一系列制度设计,其共同目的在于“把队伍带起来”,让纪检监察干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补短板、强弱项,真正学到东西、用于实践,从源头提升案件质效。
“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是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推动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确保学深悟透、落实到位。”江苏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张忠表示,将推动把学习贯彻工作与“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结合,促进队伍素质与案件质效“双提升”,将学习成果体现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短评丨守牢案件质量生命线
徐菱骏
案件质量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守住案件质量生命线,需不断增强案件质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推进、一盘棋统筹、全周期管理。
一体化推进。上下联动,加强指导引导,把准高质量发展方向。绷紧政治弦,始终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记在心头、摆在案头、落到实处;准确运用“四种形态”,着力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推动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正风肃纪反腐。
一盘棋统筹。加强制度设计,搭建齐抓共管机制。通过编制履职手册,明确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案件审理、案件监督管理等部门责任,推动系统内各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全链条加强案件质量把控。
全周期管理。查办案件不仅要形成震慑,更重要的是发挥促改促治作用,把突出风险隐患化解掉,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好,把治理能力水平提上去。实践中,有的案结事了,成果却得不到转化运用;有的习惯于就事论事,剖析问题不深不透。对此,更要聚焦重点,以“全周期管理”方式,推动形成办案、治理、监督、教育完整闭环,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