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省要闻 >> 中省要闻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丨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发布时间:2025-11-14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陆丽环

监督推动惠民富民政策落地

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刚满80岁,社区同志就特意上门通知我有高龄津贴,没过几天钱就到卡上了!”前不久,家住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街道西郊三村社区的王婆婆高兴地说。

此前,九龙坡区纪委监委在案件查办过程中发现多起高龄津贴多发、漏发问题,随即联合审计、民政等部门对全区高龄津贴申领发放情况全面起底,监督推动职能部门动态更新高龄老人信息数据库,全区33794名80岁以上老人实现高龄津贴“应享尽享”。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对持续发力惩治“蝇贪蚁腐”作出部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党中央惠民富民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加强督办,聚焦关键环节和责任落实跟进监督,深挖细查问题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推动政策落地,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惠民富民政策落实中,作风和腐败问题可能发生在配套政策制定、执行等方面,涉及财政、民政、农业农村等多个部门,涵盖审批、执行、监管等关键环节,且相关违纪违法行为日趋隐蔽,必须压紧压实责任,确保惠民富民政策精准落地。”广东省汕头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说。

汕头市潮阳区纪委监委针对该区铜盂镇3个村(社区)存在高龄津贴冒领的问题,对负有直接责任的2名干部提醒谈话,督促铜盂镇民政部门及各村(社区)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严防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重庆市黔江区纪委监委坚持压实责任不松劲,构建“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将惠民富民项目纳入重点监督清单,与农业农村委、财政局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压实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杜绝“重申报、轻监管”现象。

聚焦直接关系民生福祉的领域和行业,纪检监察机关全面深挖问题线索,严肃查处虚报冒领、挤占挪用、侵占截留等违纪违法行为,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针对惠民富民补贴资金超标准超范围发放等突出问题,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纪委监委运用领导包案、“室组地”联合办案等机制,严查快处群众反映强烈的利用惠农资金项目谋利等问题线索306件,处理处分283人,留置7人。

广东省肇庆市纪委监委把农业保险领域腐败问题作为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问题整治的重要内容,以市县联动的方式,指导高要区、广宁县、德庆县纪委监委深入纠治虚假投保骗补、虚假理赔骗保、违规套取“农业保险协保费”等乱象,共立案118起,处理处分107人,有力推动农业保险政策落到实处、惠及于民。

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挖典型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制度机制、思想根源等问题,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开展常态化纪律教育,督促建章立制,提升治理效能,推动更加高效、更有质量地把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实处。

紧盯侵占惠民富民资金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问题,黑龙江省铁力市纪委监委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相关单位研究制定完善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党风廉政教育培训和村干部管理考核监督等制度36项。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