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我们在!……
这是封控区战“疫”干部掷地有声的承诺,这是封控区群众听到的最安心暖心的话语。从封控那天起,市纪委监委干部接续而上,坚守阵地、守护群众、隔绝传染,解决了一个个“急难愁盼”问题,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民生无小事”,什么是干群鱼水情深,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封控区的保供尖兵

4月7日,商州发现一例新冠阳性病例,疫情就是命令,商洛主城区迅速按下“暂停键”,一场与病毒较量的疫情歼灭战就此拉开帷幕。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商洛市纪委监委迅速派出由市纪委副书记贺发涛任组长、两名副县级干部为成员的物资保供包抓监督工作组,进驻第四封控区(同程酒店、众润便利店封控区)开展工作。
打基础 迅速封路
本轮奥密克戎变异株来势汹汹,疫情防控的首要任务是第一时间划定封控区域,迅速实现住户封控、商户封控、街面人员全部清离。第四封控区位于金泉路,流动人口多,居住户、租房户密集,封控难度大。市纪委监委工作组及时督促封控工作队设置路障3处80米,布置警戒线300米,第一时间做到商户上锁、群众居家、路人清零。针对个别商户的抵触情绪,工作队及时宣传封控规定。有个别租住户想提前突击搬离该区域,工作队果断处置,严词拒绝,确保封控区域所有住户应封尽封。
优服务 保障民生
由于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保障民生物资、严禁住户出门、谨防交叉感染成为最艰巨的任务。连日来,市纪委监委工作组督促协助防控工作队,上门为群众做核酸检测5次,确保不漏一户一人,截至目前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成立21人的上门服务工作队,每两日集中为群众上门免费配送新鲜蔬菜1次,保证群众一日三餐无忧。同时,针对急难愁盼问题,建立群众需求台账,统一登记、安排专人代办、统一向群众回复。“我家需要一袋米”“我家想买一桶油”“我们没有酱油了”“我家垃圾筐都塞不下了”“我家电视机遥控器需要两节电池”“我家煤气罐没气了,做不成饭了”“我要买两包烟一瓶饮料”“我家孩子要吃鱼”“我腰疼需要红花油”“我家卫生间没有手纸啦”“我家老人便秘需要开塞露”........连日来,只要群众有合理诉求,封控区工作队第一时间受理,及时安排人员采买,及时派送到群众家里,解除居家隔离群众的后顾之忧,确保他们安心隔离。
解危难 搞好应急
4月10日傍晚,封控户罗某突然向工作队反映,其父亲在老家病危,要求立即离开封控区,情绪一度失控。市纪委监委派驻队员、市委巡察办副主任李波及时接待该群众,一方面严厉声明封控区住户必须居家、严禁离开的硬性规定,一方面设法稳控罗某情绪,详细询问老人病情。原来罗某在城区打工,其父长期患病在大赵峪街道办刘河村的老家,其母亲聋哑,弟弟年幼。这次父亲突然病情加重,他在封控区无法返家处置,急的团团转。李波立即向商州区领导汇报,协调联系大赵峪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火速安排镇村干部带医生赶赴刘河村罗某家中,经医生现场诊治、用药,罗某父亲病情逐步稳定,并和罗某通了电话报了平安,罗某悬着的心总算落地。
4月11日上午,孕妇小金反映其身体不适,由于封控区不得外出,她已经超过正常的定期孕检时间,情况比较紧急。市纪委监委派驻队员、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组长聂洛平第一时间询问该孕妇病情,协调商州区包抓该封控区的负责人、区人大副主任张雪平,联系区医疗保障组、人员转运组和相关医院,制定了规范、稳妥的封控区孕检问题解决方案。很快,“全副武装”的封控区专用120急救车到来,金某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前往定点医院顺利完成孕检,开完安胎药后,金某又被安全送回封控区家中。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4月11日中午,在其他集中隔离区的女生李某反映,因集中隔离在外,她在金泉路出租房内饲养的1只小兔子已经4天无人照顾,可能已经饿死,希望工作队前去查看。由于平时上门配送物资的任务非常繁重,工作队队员们早已不堪重负,李某的诉求可能被婉言拒绝。但细心的派送队员、商州区城关一小教师梁涛还是拖着疲惫的身躯,身着笨拙的防护服,徒步登上7楼李某的租住房内,发现了小兔子,谢天谢地,它还活着!梁涛补喂了兔粮和水,并拍了小视频发给李某。电话那头,李某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抓规范 争创一流
同城宾馆、润众便利店封控区是商州区重点封控区。封控区的日常运转和工作成效,时刻牵动着负责包抓的市纪委监委领导的心。连日来,市纪委监委多位领导同志深入封控区检查督导,对摸清人员底数、细化工作流程、创建规范化封控区提出明确要求,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在市纪委监委悉心指导下,封控区建立了临时党支部,制定了管理制度,完善了应急工作机制,规整了出入口和办公区域,督促落实“四单一网”机制(防控区住户人员底册清单、在该防控区居家隔离的党员干部清单、在防控区服务保障工作人员清单、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清单,网格化管理责任分工机制),明晰工作责任,加强防疫一线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两个作用”,提质量、树形象、树标杆,努力打造规范化封控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