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取个快递得往十几公里外的镇上跑。现在,在村头服务站就能取快递,不光取件省了时间,寄送农特产品也方便多了。”11月5日,镇安县云盖寺镇岩湾村村民王秀莲取了快递,又顺手寄出一箱自家种的木耳,脸上满是笑意。
这一变化,源于镇安县以精准监督破解农村寄递物流难题的务实举措。
今年以来,镇安县将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成立了由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财政、商务、邮政等部门工作人员参与的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了镇安县云盖寺、高峰等4个试点镇的建设目标与工作节点。
多部门联动
实现快递共同配送
“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不是单一部门能解决的事,必须攥指成拳才能破解难题。”镇安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说,在资金与资源整合关键环节,县纪委监委全程跟进,推动多部门形成合力。
“我们争取到项目资金70万元,重点用于镇村共配中心建设和智能自提柜、监控设备配备,让站点硬件先跟上。”镇安县电子商务和对外经济服务中心主任魏冰说。
镇安县邮政公司投入105万元,升级县级分拣中心、采购智能投递设备与9辆共配车辆;进行多轮协调,打破圆通、申通等8家快递企业“各自为战”的壁垒,实现“统一仓储、集中分拣、共同配送”。
“整合后,我们的运营成本降低了近三成,配送效率也提高了,村民取件不用再跑多个网点。”镇安县邮政公司配送员张师傅深有体会。
多模式布局
打通进村“末梢路”
镇安县构建起县镇村三级寄递网络,依托镇安县邮政智能化分拣中心建立县级共配中心,借助镇(街道)交通站、邮政支局设立镇级站点,利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商超等建成35个村级综合服务站,实现对38个行政村快递全覆盖。
“我们还在镇村站点投放了132个智能自提柜,共9420个格口,依托AI识别与云端平台,实现了24小时自助取件、全程溯源。”镇安县邮政公司经理郭锋介绍,目前,镇安全县快递配送时效提升了30%以上,云盖寺镇日均邮件量达1500件,其中岩湾村超300件,秦绿木耳、挂面等农特产品借助便捷邮路顺利外销。
针对不同村组特点,当地还推出“多元配送”方案,对交通便利、信号强、邮件量大的镇村,实行统一配送或无人车代送;对距离较远、信号差、物流量小的村,协调优化客运线路布局和车辆班次,设置存放区,实行班车代送;对地处偏远而又时限紧急的快递,申请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配送。
多措施保障
建立服务长效机制
“建体系难,守体系更难,得用实招确保‘快递进村’长期见效,不半途而废。”镇安县纪委常委张远雄说,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过程中,县、镇纪委全程盯办,对推进滞后的3名镇村干部及时约谈;督促县财政、交通运输等部门制定出台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奖补办法、邮政快递融合发展补助办法等支持政策。
“有了政策托底,我们不用再担心运营成本问题,能安心地把服务做细。”月河镇罗家营村寄递服务站管理员张洋说。
为巩固建设成果,镇安县邮政公司聚焦业务操作、客户服务开展镇村寄递人员专项培训,镇村通过现场讲解、手册发放普及群众寄递知识,县电商中心针对性开展网络营销、直播带货培训,截至目前,累计组织各类培训55场次。
农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成后,快递企业由“单打独斗”变为“协同竞合”,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取件、寄件,农特产品从“深闺”走向全国。
“我们将持续做实专项监督,以精准有效的监督执纪问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镇安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卫爱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