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省要闻 >> 商洛要闻
《党风与廉政》杂志专题采访商洛市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杨新绳
发布时间:2025-11-14   来源:党风与廉政     

2025年第11期《党风与廉政》杂志就如何提高信访举报工作质效,持续推动信访举报工作高质量发展?专题采访了商洛市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杨新绳,让我们看看他的回答。

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

本 期 嘉 宾:

■ 王雪红 咸阳市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

■ 乔少波 榆林市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

■ 杨新绳 商洛市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监督执纪执法的第一道程序、第一个关口,也被称为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十四届省纪委四次全会要求推进信访举报工作法治化,完善优化监督举报机制,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反映问题。如何提高信访举报工作质效,持续推动信访举报工作高质量发展?我们就这一话题采访了3位市纪委监委信访室主要负责人。

多元受理、主动对接

架好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记者: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是发挥党员和群众监督作用的基础,你们在提高信访举报渠道的便捷性、扩大覆盖面方面,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王雪红:一是完善优化“信、访、网、电”全方位受理体系。在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网络平台公开举报方式,为群众提供多元、便捷的监督途径。近3年咸阳市网络举报量占信访举报总量的一半以上,网络举报已成为群众表达诉求的主要方式。二是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将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关口前移,通过入户走访、上门回访等方式听民意、纾民困、解民忧,让群众感受到纪检监察工作就在身边。2024年以来咸阳市纪检监察干部入户走访4746人次,受理问题线索278件,推动解决群众诉求386个。三是健全工作制度。制定《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工作安排》《关于开展年轻干部轮流接访活动的工作方案》等20多项制度,形成信访举报受理办理全流程制度体系。

乔少波:为提升信访举报渠道的便捷性,我们制定了《榆林市纪委监委信访举报工作手册》,规范安检、接访约访、录音录像、突发情况处置等工作流程和标准,形成典型案例并编入手册,规范答复口径,确保来访受理高质高效。同时,充分发挥法律咨询委员会作用,为接访提供精准、高效的法律支持,力争通过信访举报窗口让群众全面准确了解维权路径,依规依纪依法反映问题。为扩大信访举报渠道的覆盖面,我们认真做好巡视巡察移交信访件办理,及时接收、精准办理、建立专账、定期督办;强化与政府信访部门沟通对接,定期精准接收其移交的纪检监察类信访问题;组织开展12345政务服务热线接听人员业务培训,告知其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受理范围,提醒其及时将群众电话举报的涉纪问题引导至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部门。

杨新绳:一是坚持“开门接访”,推动关口前移。商洛市纪委监委及7个县(区)纪委监委均在政府信访大厅设立纪检监察窗口,与信访局等单位实施联合接访,有效整合接访资源,缩短群众诉求响应时间。二是实行“轮流接访”,强化全员参与。以信访接待窗口为载体,推行市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头、各室部及派驻纪检监察组干部轮流接访机制,形成多渠道倾听群众诉求、全天候受理信访举报的工作格局。2024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累计面对面接待群众482人,切实让群众感受到纪检监察机关的为民情怀。三是推动“下沉接访”,主动贴近群众。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委领导及机关干部接访下访工作的意见》,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积极践行“浦江经验”,定期开展下沉接访和上门约访,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心声,2024年以来,累计接访下访335次,接待群众407批609人。

精准施策破难题

筑牢信访举报工作根基

记者:针对信访举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诬告陷害、重复举报、业务范围外举报等情况,如何加以甄别和处理,既保障群众的监督权,又维护党员干部合法权益?

王雪红:诬告陷害行为干扰信访举报秩序,损害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对因认识偏差而错告的,我们会对举报人进行教育;对捏造事实且情节较轻的诬告,我们会采取对举报人警示谈话、批评教育、责令作出深刻检查、向被诬告陷害人道歉等方式处理;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诬告陷害行为,我们会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释放抵制歪风邪气的强烈信号。重复举报往往代表群众在盯着办理进展,盼着早日反馈,我们依托检举举报平台关联比对被反映人历史举报和反映人既往信访情况,将受理筛选与承办部门研判贯通融合,建立与县市区及派驻(派出)机构联合甄别判定机制,识别一信多投、一事多投信访举报,了解背后的原因和利益诉求,精准判定重复举报。对于易发多发的业务范围外举报,坚持从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视角来审视,制定《咸阳市纪检监察机关业务范围外信访问题移交办法(试行)》,加强与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协作联动,推动问题妥善解决。同时,我们坚持把问题化解和推动制度完善相结合,着力挖掘信访举报背后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落实打折扣、干部作风不扎实等问题,督促职能部门从源头堵塞漏洞。

乔少波:一是用好集体研判机制。对反映主要事实相同、内容表述不完全一致的信访举报,业务范围内外交织的信访举报,初步研判为挂牌举报或无实质内容举报等复杂疑难信访件进行集体研判,必要时邀请审理、案管、监督检查等部门参与研判,坚决把好问题线索“入口关”。二是用好信访谈话工作机制。对反映内容不具体或提及附有其他证据材料的实名举报,及时联系举报人完善举报材料,为精准分析研判打好基础;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举报,必要时与举报人面谈了解,化解群众等待焦虑。三是做好跟踪提醒督办。信访举报部门每月梳理已查否了结但群众仍重复反映的信访举报台账,提醒案件承办单位认真分析研判,对符合澄清条件的及时予以澄清;提醒案件承办单位对经初步判断反映明显失实的信访举报,及时收集诬告陷害相关证据,积极稳妥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对澄清正名和诬告陷害行为查处工作流程进行细化,针对不同职级被澄清对象和被查处对象,规范审批流程;对每周梳理出的业务范围外信访问题,点对点移交职能部门办理,问题台账同步抄送相关监督检查室和派驻机构,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作用,做好跟踪督办。

杨新绳:我们持续在把好第一道程序、第一个关口上用功发力,不断优化信访举报受理机制。一是定期召开集体研判会议。结合举报内容细节、实名举报核实情况、历史举报记录以及被反映人日常表现等,深入分析信访举报的真实性、关联性与可查性。二是增强“多走半步”的工作意识。积极与联系室对接,结合被反映人基本情况、前期核查记录及日常监督信息进行二次筛选;通过双向沟通判别,有效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误判,确保筛选出来的线索符合办理条件;对于筛选后仍缺乏明确证据指向、内容含糊不清或属于道听途说的举报,重复举报和无实质内容举报判定为非问题线索,移送监督检查室作为情况掌握参考。三是以源头引导为重点规范举报行为。在接待群众来访和接听群众来电过程中,主动告知反映人享有的权利和应遵守的义务,既保障群众的监督权,又避免错告和诬告发生。四是以澄清正名为突破改善信访环境。制定《市纪委监委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工作机制》,加强机关内部在办理检举控告各环节的协作配合,对失实检举控告的调查事实、证据、定性及程序等进行综合评估,由承办部门按程序报批后,审慎稳妥实施澄清。2023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为49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进行澄清,营造了风清气正、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

盯紧“责任”抓落实

聚焦“质效”解民忧

记者: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是信访举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你们是怎样压实信访举报处理责任、提升信访举报办理质效的?

王雪红:我们牢固树立信访举报办理法治意识、程序意识,推动信访举报工作规范化、高效化,守好监督执纪第一道关口。一方面,综合分析研判,筛选重点件、要结果件、领导批示件跟踪督办,优先选择下级尚未受理、受理后正在办理的初次举报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件发函交办,抄送监督检查室同步开展督查督导。对超期一月未办结的下发督办函,超期两月未办结的约谈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办理质效不高、保障信访人权益不力的进行评审扣分、内部通报、追究问责等督促整改。另一方面,利用检举举报平台信息化优势,实时跟进信访举报件签收、补录、分流、反馈情况,对签收不及时、补录不规范、摘要笼统、反馈不到位、超期未办结的督促提醒。同时,定期开展线下监督检查,个性问题现场指导纠正,县域共性问题向主要领导发函提醒,全市普遍性问题通报自查,切实将监督检查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有力措施。

乔少波: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来压实信访举报处理责任:一是强化交办督办。每季度筛选典型举报件进行交办督办,明确处置时限、预审反馈要求,规范公文格式,把交办件打造成案件查办和矛盾化解“双标杆”。二是规范台账管理。严格对照上级纪委监委信访举报工作重点问题目录,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和我市重点工作,建立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力问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影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违纪违法问题等专项台账,定期对账督办、统计通报。三是定期开展督导检查。依托检举举报平台,每月开展自动化检查,确保信访举报录入全面规范、处置按期得当、反馈及时到位,线上线下同步,用平台应用规范化倒逼信访举报处理流程规范。对逾期未处置、超期未办结、办结不反馈等问题,及时通报,并将通报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倒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信访举报处理责任扛牢抓实,确保每一件举报都有人管、有着落、有回音。

杨新绳:一是高效提速,优化办理流程。市县纪委监委将本级接收的信访件精准详细录入检举举报平台,确保当日完成分流转办。上级转送信访件在平台内实现接收、签批、转办全过程整体提速,基层接收上级转送信访件时间缩短至5天以内,信访件办理周期缩短15天以上,办理时效明显提升。二是平台赋能,强化过程跟踪。围绕信访件在平台签收、反馈情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对县区纪委、镇办纪委和派驻机构等承办单位信访件办理情况进行督查检查,每月对未签收件、未反馈件进行重点提醒,核查超期未签收、办结未反馈的具体原因,压实“闭环管理”责任。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信访举报闭环管理督查29次,下发问题通报16份。实行闭环管理后,平台信访举报签收率达100%、反馈率达95%。三是交办督办,推动问题查处。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对群众反映强烈、可查性强的初次举报,综合运用发函交办、挂牌督办和提级办理等方式,督促及时处置、限时办结。2024年以来,全市对65件初信初访件实行清单式重点交办,对上级纪委反馈的111件信访件全部交办,并联合监督检查室通过电话督办、实地督导等方式推动全部办结。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