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反腐倡廉 >> 宣传教育
镇安:传承与创新并重促廉政教育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发布时间:2018-07-31   来源:镇安县纪委     

镇安县通过积极深挖历史廉政资源,不断创新丰富载体,使廉政“气息”遍布城镇乡村、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形成了保障有力、推进有方、落实有效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局面。

“三个保障”营造齐抓共管的新格局。一是组织有保障,县纪委主要负责人亲自将此项工作拿在手上,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重点问题,保证了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二是机制有保障,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业务考核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建立廉政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县委宣传部、党校、文广局等部门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三是服务有保障,对廉政文化建设严格做到“三个凡是”,即:凡是廉政文化所需的经费坚决不设卡,凡是需要县纪委研究的事项坚决不推托,凡是需要调配人员的工作坚持不回避。

“三个融合”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新途径。一是与全域旅游深度融合,将廉政文化融入镇安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与休闲观光充分结合,做到景中有廉、景廉结合。二是与移风易俗相融合,推出“一约四会红十条”,引导群众树立婚丧嫁娶文明新风。三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有效发挥网站、微信、短信等反腐倡廉大宣传“叠加效应”,利用互联网助推廉政文化建设。

“三类资源”彰显廉政文化的新成效。一是打造景区感观资源,挖掘镇安历史廉史聂焘的廉政精神,打造聂焘廉政文化园;以聂焘廉政文化园为中心,依托县内三条交通主干线,通过公交站牌、灯杆旗、广告牌、文化墙等营造廉政文化氛围;打造廉政文化进机关、进景区、进社区、进院落、进校园5类廉政文化示范点,形成“一园三线五点”廉政文化建设格局。二是用好用活网络资源,去年以来,在“镇安纪检监察网”发布廉政文化相关信息1037条;在“栗乡清风”微信公众平台设置“微文化”栏目,编发廉政微信息110期374条;建立“e信通”信息发布平台,向全县700余名科级干部发送“廉政提醒”短信3800余条。三是挖掘廉政文艺资源,激发全县干群廉政小品、文章、微视频的创作热情,开展专题调研、主题征文、专题教育等活动;征集优良家规家训15例。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