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柞水立足县情实际,在全县深入开展了为期近两个月的以“讲政策、访民情、帮致富、促和谐”为主题的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为全县开好局起好步,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具体活动突出六大特色:
一是突出作风整顿特色。针对全县干部职工思想现状,以“巩固两力促发展,创先争优建强县”为载体,在全县各级各部门扎实开展了“八兴八树八解决”的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即:兴解放思想之风,树开拓创新形象,着力解决思想僵化,因循守旧的问题;兴勤政务实之风,树崇智善谋形象,着力解决工作无计划,干事无思路的问题;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树执政为民形象,着力解决宗旨意识淡薄、群众感情冷漠的问题;兴遵规守纪之风,树严谨有序形象,着力解决纪律松弛、自由散漫的问题;兴创先争优之风,树高效履职形象,着力解决工作标准不高、效率低下的问题;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树团结协作形象,着力解决搬弄是非、折腾内耗的问题;兴艰苦奋斗之风,树清正廉洁形象,着力解决奢侈享乐、铺张浪费的问题;兴服务经济发展之风,树亲商爱商形象,着力解决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通过活动的开展,达到了以作风转变促进工作落实,以严明的纪律保证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扎实开展的目的,弘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竞争精神,敢为人先、只争朝夕的赶超精神,开放包容、团结协作的共赢精神和求真务实、勇于担责的碰硬精神,进一步提高全县各级组织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干部的执行力。
二是突出创先争优特色。紧扣创先争优活动点评这个关键环节,采取党组织例会经常点评、一线指导适时点评、召开会议集中点评、总结汇报系统点评、信息互动个别点评的方法,按照调查研究、实施点评、整理公开、整改落实四个步骤,开展集中点评活动209场(次),对全县364个基层党组织和6880名党员干部开展了创先争优点评,提出涉及基层党组织的意见建议4类、650条,涉及党员的意见建议5类、1600多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针对点评意见和建议,及时作出整改承诺,制定整改措施,认真整改落实。
三是突出集中宣讲特色。采取“县级领导包乡镇、部门领导包村组、乡镇干部搞配合”的方法,抽调419名后备干部、组成122个形势政策宣讲组,从2月17日开始,深入到全县16个乡镇122个村(社区),广泛开展“大宣讲、大调查、大走访”活动。县上制订下发了认真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对全体宣讲人员集中培训2场次,编印宣讲材料5000余份,制订调研手册450本,下发了形势政策宣讲工作纪律,确保了人员有分工,宣讲有资料,调研有课题,纪律有保障。全县已累计开展集中宣讲1396场次,受教育群众69800人,填写调研手册122册,形成调研报告86篇。
四是突出谋划工作特色。各级各部门以本次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在开展宣讲、调研、走访的过程中,全面掌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所思、所盼、所需,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对照查找本部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在此基础上,及时将新政策、新理论、新方法应用到工作之中,进一步明晰2011年工作思路,制定年度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农业局、民政局、扶贫局、招商局等27个涉农单位在电视等媒体上公开年度工作计划和承诺承办事项,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使各项工作在自己心里有底、在群众心里有数、在落实上有效。各乡镇采取 “帮助群众定一个发展规划、出一条致富建议、学一门致富技术、扶一个致富项目、解一道致富难题、办一件实事好事”的方法,积极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困难和开展春季农业生产,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共投入帮扶资金56万元,帮扶贫困户182人,引进策划致富项目26个,办实事128件,解决困难320个。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处活动,排查调处化解矛盾纠纷986件。
五是突出宣传教育特色。在县电视台开设了形势政策宣传教育专栏,柞水政府信息在线、乾佑清风和柞水新闻网等媒体网站滚动播报宣传形势政策相关信息。在城区及重点集镇、重点企业悬挂宣传标语1100条,各单位办板报专栏520期。组织县文化部门开展“三下乡”和“心连心”活动。各乡镇、各行政村充分利用基层党校,新农民学校,对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和农村党员进行轮训。建立了信息报送网络,将典型单位、典型经验、典型作法整理编发简报,在全县推广宣传。共整理编发简报66期,中、省、市各类媒体共刊发柞水信息185篇(条)。
六是突出监督检查特色。始终把督查指导作为确保全县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贯穿于活动全过程,分督查组专题督查、县级领导检查督导、牵头部门督促检查三条线,采取“听取汇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巡回检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典型带动与后进鞭策相结合,督促检查与培训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开展督查。为了确保督查工作有章可循,制定了整体督查方案,确定了阶段督查要点,使得督查紧随活动同步进行,确保了全县的宣传教育活动按照既定思路和方案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