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反腐倡廉 >> 宣传教育
镇安:拉圆作风建设弦 弹好正风肃纪进行曲
发布时间:2016-03-23   来源:镇安县纪委   作者:刘婷

 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镇安县纪委监察局明确工作方向,持续发力,动真碰硬,向不良作风开战。围绕建设年、提升年、深化年、巩固年“四步走”的要求,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始终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   

  树好政治定力“风向标”,戴紧“紧箍咒”。2015年,县委持续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教育、监督、惩处、制度“四位一体”的“作风建设巩固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青春倡廉、作风建设公开承诺、新《准则》《条例》宣讲等16个专项主题活动,出台了《镇安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明确行政问责的范围、责任划分、方式及适用、权限和程序,确保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监督管理有纪可依、有责必问。建立了领导抓促、目标管理、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的作风建设落实年工作机制,全面实施“一把手”工程和“一岗双责制”,促其时刻绷紧“正风肃纪弦”,着力解决了党员干部中普遍存在的政治纪律不严、政治规矩不明、服务群众不优、责任意识不强、制度落实不力等重点问题。     

打好明察暗访“组合拳”,种好“责任田”。坚持把明查暗访作为有效抓手,紧盯“四风”问题不放松,不断增加检查频次和力度,保持坚强政治定力,“严禁借节日之机违规用公款购买、发放、赠送月饼和各种购物卡、商业预付卡(券)和电子礼品卡……”,持续释放出“触碰纪律红线就要付出代价”的强烈信号。县委整合县直派驻纪检组力量,组建3个联合巡察组,创新推出“两纵一横一延伸”明查暗访工作机制,建立了县纪委督查、巡察组联合巡察、协作区交叉互查和镇办延伸自查的“四查”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明查暗访。紧盯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分级负责或推磨检查等方式,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若干意见开展监督检查,派出监督检查组27次,集中开展明查暗访9次,累计发现各类问题105个,印发通报5期,下发整改督办函及建议书17份,约谈镇和部门领导班子集体23次,县纪委对全县滥发福利、公车私用、违规公款接待等违反八项规定精神案件14起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切实发挥了从严执纪的惩戒警示作用。     

用好责任追究“杀手锏”,不当“纸老虎”。“强调千遍,不如问责一个”。用好责任追究这个“杀手锏”,是倒逼“两个责任”落实的关键。县委以执纪问责为抓手,以治理新“三难”问题为突破口,在县委政府机关、15个镇(办)、54个县直部门、18个窗口单位、154个村(社区)统一制作了监督举报公示牌,设立了专线举报电话和邮箱,全年累计受理查处投诉案件17起;加强对镇办落实“五项制度”的监督检查,全县15个镇(办)、154个村(社区)建立了统一规范的标准化便民服务大厅和服务室,全面实行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度,为民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深入开展办公用房专项清理,对528名科级干部办公用房进行了实地测量,腾退超配面积112平方米。11月,市委《关于进一步从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十条意见》出台后,县委迅速进行了多层次、广角度、全覆盖的学习宣传,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强化监督检查,坚持零容忍态度坚决查处顶风违纪问题,促进《十条意见》真正成为管党治党的“铁十条”。 纪检干部绝不能做“纸老虎”、“稻草人”,持续加强对“关键少数人”的监督,制定了《关于规范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权力行使的若干规定(试行)》,明确规定对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实行“五不准”,有效建立“不能腐”的防护网,构建起履行主体责任的“硬约束”,让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