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反腐倡廉 >> 组织人事
镇安:深化“三转”改革 扮好“三员”角色
发布时间:2016-01-15   来源:镇安县纪委     

 镇安县纪委深化“三转”要求,立足于抓早抓小,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身体力行扮好“战斗员”、“执行员”、“监督员”三种角色,把更多力量聚焦到主责主业上,有力夯实了监督责任。

 深化改革转职能,当好反腐“战斗员”。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县纪委监察局机关人员力量重点向监督执纪一线倾斜,通过两轮内设机构调整,纪检监察室由1个增至3个,委局机关负责信访、办案、审理、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由5人增至10人,每季度从基层选调业务能力强的6名监察干部到办案一线跟案学习;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由68个“瘦身”到9个,为15个镇(办)配备了20名纪检干部。实现了镇纪委和派驻机构“专职专业”,通过督促检查考核,把镇纪委书记和派驻机构负责人“一律不分管主业以外其他工作”的刚性要求落实到位,在全系统推行纪检监察重点工作按月汇报交账制度,通过大会交账、现场点评、实地核查、汇总通报、问责推进等措施,倒逼下级纪检机关积极主动落实监督责任。扭转了纪检监察干部“多面手”局面,专职做好纪检监察工作“责任田”。 

突出主业转方式,扮好纪律“执行员”。聚焦中心任务,强化执纪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根本职责之所在,以求新求变、抓早抓小等方式,把监督重点放在“问题”上,效果体现在“问责”上,“快查快办”党员干部身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累计下发督办函和建议书17份,约谈领导班子集体23次。盯住重点行业和重点岗位,盯紧关键少数,改变过去“保姆式”、“片段式”、“场面式”的老套做法,认真搞好“再监督、再检查”,结合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集中精力对公安、教育、财政、计生等热点行业进行“一行业一治理”,查处违规违纪问题5起、问责6人。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通过网络、微信平台等媒体,对党员干部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改变以往“家丑不可外扬”的惯例,面向全县发出通报5期,发现并整改问题105起,点名道姓通报曝光24人,党政纪处分5人,起到了“震慑一批、教育一片”作用。

 从严管理转作风,做好专职“监督员”。从思想引导和制度约束入手转变作风。把学习教育放首位,举办“纪检监察廉政讲堂”,围绕“一月一主题”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与任务、纪律审查业务、预防职务犯罪等专题讲座9期。充分利用机关干部职工学习例会,集中学习《论述摘编》、《学思践悟》、《准则》和《条例》,人均记学习笔记2万余字、撰写心得体会2篇。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主题研讨交流4次,委局主要领导为130余名纪检干部讲了专题党课。把干部管理再加强再从严,健全完善了下级纪检监察机关报告工作、定期述职、约谈汇报制度和纪检干部外出报备、年休假、带值班等15项制度,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采取四项措施落实《商洛市纪检监察干部“十不准”规定》,以更高、更严的标准转变作风,锻造一支自身正、敢担当、严执纪的反腐“尖兵”。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