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反腐倡廉 >> 组织人事
镇安:“六个到位”纪律审查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16-07-05   来源:镇安县纪委   作者:刘婷

   今年以来,镇安县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中心任务,突出主责主业,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不断深化“三转”,深化六项举措,坚持六个到位,纪律审查工作质量持续提升。    

 一是转变观念 “四种形态” 运用到位。认真落实商洛市纪委《践行执纪监督“四种形态”实施意见》,全面转变监督执纪方式,积极实践探索,将“四种形态”贯穿于线索处置、执纪审查、案件审理及处分执行的各个环节,依据“六项纪律”确认每条线索、每一个问题,区分各个问题的性质和危害程度,以“四种形态”为戒尺,给予恰当的提醒谈话、批评教育、函询约谈或提出合理的组织调整、轻处分、重处分等方式处理,确保了纪律审查工作在严格执纪、加大力度的同时,又抓早抓小动辄则咎。

二是握指成拳,协作配合到位。持续加强办案工作领导,明确各单位全年目标任务,执行办案工作月交帐、季通报、年考评和办案实绩经费补助制度,通过约谈提醒、通报评比、大会亮相等一系列措施,逐级传导压力,夯实责任。加大直查直处力度,县纪委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向执纪审查工作倾斜,确定4个重点村进行直查直处,明确信访、案管、党风、审理等室加强基层办案工作的督查和指导。15个镇办纪委加强线索摸排,驻点包抓31个重点村,聚焦“群众利益”,严肃查处了一批有影响的基层干部贪腐案件。各部门纪检组积极排查反映本系统基层站所部门及其人员的问题,及时查处或向县纪委移送,确保全县纪律审查工作持续给力。     

三是认清形势,重点审查到位。各纪检监察组织认真落实中省市县纪律审查工作要求,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以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重点,围绕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社会高度关注关切的问题和各类中心工作开展,重拳出击,加强了干部教育,增强了干部责任意识、为民意识。     

四是拓宽案源,线索排查到位。县纪委持续完善问题线索管理机制,充分发挥12388网络举报平台作用,各镇各部门坚持聘请“廉情信息员”和“党风政风巡察员”,深化推进“民情直通车”、“信访当日接待”等制度,持续畅通线索收集渠道,不断拓展问题线索来源。坚持案件线索会议排查、台账式管理制度。对收集到的问题线索建立台帐,统一管理,严格按照五类方式规范处置,定期统计上报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情况,加大问题线索初查初核力度,对重要问题线索处置和重点案件查办结果,落实单位主要负责人、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双双“签字背书”制度,确保了线索无积压、件件有回音。     

五是完善机制,责任落实到位。认真落实案件审查和审查安全“一岗双责”制,严格执行案件主办人、办案安全责任书等制度。推行纪律审查工作日记制度,每案签订安全承诺书,通过《纪律审查工作日记本》详细记录纪律审查期间所有工作动态,实行痕迹化管理。建立了涉案资金管理专用账户,完善了涉案款物管理等工作机制。规范案件审查报批程序,严格信件初核、立案、结案、案件检查措施使用、涉案款物处置集体会议决策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了纪律审查工作依法依纪、安全文明、廉洁高效。     

六是以查促教,成果运用到位。在纪律审查结束后,在市、县纪检监察网及“栗乡清风”微信平台通报曝光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违反八项规定等典型案件;组织干部职工集中观看换届警示教育片《镜鉴》,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傍听县法院依法审理挪用公款构成犯罪案等。促使各级干部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     

 半年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47件,处置线索83件,立案53件,结案43件,处分56人。通过开展纪律审查工作,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有力维护了党的纪律的严肃性,促进了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