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图片视频 >> 视频
市纪委监察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信息(第八期)
发布时间:2014-04-04   来源:网站原创   作者:保卫 笑君

变“请进来”为“走出去”市纪委监察局班子成员上门征求意见
    近期,市纪委监察局9名班子成员深入各县区、市直有关单位和基层群众中上门征求意见,确保听取意见环节问题找的准、意见提的实。
    为了使委局机关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走样,市纪委监察局在邀请部分市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委委员、特邀监察员,部分服务对象和群众代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三转”要求,变“请进来”为“走出去”,9名班子成员利用5天时间分头深入各县区、市直机关单位,诚恳听取主要领导、纪检监察机构、相关科室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走进田间地头,和群众拉家常、问冷暖,了解广大群众、纪检监察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纪检监察组织的期盼和愿望,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切实了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据初步统计,共征求意见和建议87条。
    市纪委监察局举办“史鉴·铜鉴·人鉴——纪检监察制度的历史启示”专题讲座
    4月3日下午,市纪委监察局邀请商洛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杨增强做了题为“史鉴·铜鉴·人鉴——纪检监察制度的历史启示”的专题讲座,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市直部分派驻纪检组组长、监察室主任参加了讲座。市纪委副书记周波主持。
    杨增强教授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古代监察官的任用条件、监察制度的作用等三个方面,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阐述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与“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有机联系和深刻内涵。从数千年的监察制度史讲到现行的监察制度,从古代监察官的任用条件和选任程序讲到纪检监察干部应该具有的素养和品质,突出体现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一鲜明主题。
    讲座观点鲜明、视野开阔,生动形象,听后发人深省、受益匪浅。进一步增强了全体纪检监察干部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心为群众想,劲为群众使的决心,将进一步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
   商州区纪委监察局以“作表率树标杆强执纪优服务”为目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商州区纪委监察局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以“作表率、树标杆、强执纪、优服务”为目标,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和集中解决“四风”问题,教育党员干部掌握群众工作方法,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力促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思想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基层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
    一是作表率,着力打造“风清气正”的纪检干部队伍。以“建五强队伍铸反腐铁军”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自觉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先行一步、争做表率。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强化以“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党性党纪、核心价值、勤政廉政”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使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能力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履职,刚正务实,勇于担当,服务人民、秉公执纪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二是树标杆,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在反对形式主义方面,坚决克服学习流于形式、工作忙于应付、行动浮于表面,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形象。在反对官僚主义方面,坚决克服架子大口气粗、推诿扯皮、工作草率、要自觉把自己摆进工作中、走到基层去。全面树立执纪为民、情系百姓的良好形象。在反对享乐主义方面,坚决克服放低标准、降低要求、贪图享受、拈轻怕重、精神懈怠、不思进取的倾向。要严格廉洁自律,加强品德修养,增强表率意识,树立清正廉洁、奋发向上的良好形象。在反对奢靡之风方面,坚决抵制大手大脚等铺张浪费的情况,带头做到勤俭节约,严格执行作风建设规定和要求,树立崇尚节俭、艰苦奋斗的良好形象。
    三是强执纪,全面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更加突出主业,坚持铁面执纪,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严肃查处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确保纪律刚性约束。牢固树立“纪检监察机关是对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执法的再执法”意识,加大对中央、省、市、区委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和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紧紧围绕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开展督促检查。加大正风肃纪工作力度,确保全区作风建设各项规定和要求的落实。
    四是优服务,全力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加大“群众满意”系列创建力度,继续推进基层站所与村级(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对接,加强区、镇、村三级便民服务规范化管理。深化农村基层信息公开,严明信息公开鉴定工作纪律,维护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深入开展“心系群众、情廉一线”走基层活动,牵头开展 “衙门作风”、“权责不清”、“中梗阻”等专项整治,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