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图片视频 >> 视频
洛南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凝聚党心赢得民心
发布时间:2014-07-08   来源:洛南县纪委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洛南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四风”顽疾,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树牢群众观点,强化宗旨意识,深入开展四风整治专项化管理、为民便民服务精细化管理和红星闪闪岗位化管理活动,打通最后一公里、走好最后一步路,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凝聚党心、赢得民心。

抓好学习教育,夯实思想基础。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和日程安排,明确学习重点,量化时间要求和考核办法。县委以“信念与作风”为题,逐人辅导交流,进行封闭学习;同时,组织800余名科级领导,分三期进行了集中培训。聘请红旗渠精神研究专家、延安精神研究专家举行“弘扬红旗渠精神、践行为民宗旨”和“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专题讲座,举办“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等专题辅导。采取学原著与听辅导相结合、自己学与集中学相结合、普遍学与讨论学相结合,纠正学习上的形式主义,教育党员干部用理想信念“洗脑”,用“三个自信”“补钙”,用核心价值观“补血”,用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补气”。通过学习教育,树牢了群众观点,增强了宗旨意识,为查问题、转作风、强服务、树形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认真查摆问题,直击四大要害。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相结合,把老中医望、闻、问、切的功夫和办法都用上,放下架子、抹开面子,亲自上门请群众提,厚着脸皮请同志帮,诚恳虚心请上级点,面壁扪心自己究。对照“四面镜子”,反复照、细心查、仔细找。从小处着眼,从习以为常的小节入手,用放大镜来照作风之弊,用显微镜来看信念之尘,深挖到政治思想上淡漠了什么、动摇了什么、丧失了什么,深思“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深究政绩观错位在哪儿、权力观扭曲在哪儿、价值观变态在哪儿、金钱观膨胀在哪儿。通过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摆问题,直击“思想糊糊”、“思路乱乱”、“能力软软”、“作风散散”四大问题和病症。端正“主人”与“仆人”的关系,解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其职不谋其政等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领导干部带头种好“责任田”、管好“承包地”,卡严领导带头、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党纪党规、边查边改、便民服务、社会管理“七把尺子”,通过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着力医治“盲人、懒人、废人、病人”四种作风病症。彻底弄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注重立行立改,回应群众期盼。为把“活动”政治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转化为富民强县强大力量,开展了四风整治专项化管理、为民便民服务精细化管理和红星闪闪岗位化管理活动,打通最后一公里、走好最后一步路,努力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回应群众期盼。确定会风文风、考评表彰、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廉政纪律、工作纪律等六类专项管理为整治重点,把“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意见作为红线和高压线,通过集中整治,着力转作风、树形象。上半年,全县各类会议同比减少13%,文件减少27%,三公经费节约20%以上。处理违规违纪干部13人。开展“四立杆子”活动,实施红星闪闪岗位化管理,对各级各类党组织制定了“组织——立堡垒”示范目标,对所有党员制定了“党员——立先锋”示范目标,对党员领导制定了“领导——立头雁”示范目标,要求党组织、党员领导、党员岗位都要达到“工作——立一流”示范目标。编辑《红星闪闪耀华阳》一书,汇编全县党组织、党员的典型事迹,树起榜样的标杆,凝聚看齐的精神动力。开展为民便民服务精细化管理活动,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全县109个县直部门和单位推行了“便民服务流程制度”。其中财政、民政、国土、环保、农业、人社、电力等25个重点服务部门和窗口单位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19个镇普遍建立了综治维稳、便民服务和财政服务“三个大厅”,381个村(社区)建立了公共服务、便民服务、综治维稳“三个中心”。同时,实施社会管理织网底工程,把为民便民综合服务延伸到“村”,社会治安管理服务延伸到“户”,矛盾纠纷调处服务延伸到“人”,安全生产监管服务延伸到“岗”,食品药品监管服务延伸到“店”。381个村(社区)都建立了村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大队”,内辖应急处突中队、治安巡防中队、民兵突击中队、公共消防中队、义工志愿者中队等五个中队,着力解决村(社区)社会管理“最后一公里”断档问题。活动中,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开展“向群众汇报活动”,把电视、网络公开承诺和广场问政、现场质询相结合,让干部赶考,群众评判。截止目前,已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61个。如国家干部职工父母“吃低保”、机关干部“吃空饷”、河道采砂管理混乱、车辆乱停乱放、市容环境监管不力等问题已初步得到解决。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