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县农业局正确认识“两学一做”工作新常态,不断改变惯性思维、传统观念和习惯做法,创新巡诊、预诊、坐诊、会诊、复诊“五部曲”,采取“候堂首诊、线下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电子处方、药品到家”的办法,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把脉诊治,确保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梳篦排查,“巡诊”察病情。充分发挥农业局党委、各基层支部的作用,主动深入到基层单位、田间地头现场办公,坚持局党委每半月排查一次,各支部每10天排查一次。在端午、元旦、国庆等传统节日和各级“两会”等特殊时期,坚持每天排查一次,将抓早抓小融入日常工作之中。用好“四种形态”这个“杀手锏”,紧盯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机动灵活、精准发现,实行时间、地点、人员“三个不固定”检查政策,在必要时对被检查单位“两学一做”杀个“回马枪”, 持续释放以学促践的强烈信号。
逐人体检,“预诊”控病源。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定期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体检”,进行全身“扫描”,下力拧紧党员干部思想“发条”,有效增强全系统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免疫力”。打一次“预防针”驱“病毒”。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形式,进行提醒谈话或诫勉谈话,批评帮助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及时驱散影响党肌体健康的小“感冒”;开一副“保健药”护根本。免费为全系统党员干部编印“两学一做”口袋书85本,逐条链接和解读相关内容,竭诚为党员干部提供学教材料增发“保健品”。
开门接访,“坐诊”扶歪树。建立“两学一做” 门诊室,采取党员自诊、组织询诊、支部会诊的方式,将收集的党组织和党员各种病情,逐一造册登记,认真分类梳理,分级流转处置。开设24小时“专家门诊”值班热线,选派那些具有人脉熟、业务熟、情况熟“三熟”优势的党员专家任“门诊医生”,实行“候堂”首诊。对于一般问题,面对面地予以处置,并认真填写《门诊值班日志》;对于无法及时处置的问题,按照“一件问题、一名责任人、一抓到底、限期办结”的要求, 做到不推诿、不积压、不误诊。
联合把脉,“会诊”开对方。针对系统内部分党员干部长期存在的“庸、懒、软、老”四大诟病,按照候堂首诊、线下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电子处方、药品到家等多元化处置工作思路,集中把脉,对症下药。对那些不想干事的 “庸”病,为其注射一剂“醒脑汁”,促其奋发有为;对那些不思进取的 “懒”病,采取心理理疗的办法,促其勤政实干;对那些不敢负责的“软”病,补齐缺钙短板,促其敢于担当;对那些顽固的“老”病,实行刮骨疗毒,让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思想上、身心上的纯洁与健康。
定期回访,“复诊”查效果。每月对会诊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集体“复诊”一次,每季度局党委(党组)对支部、支部对所辖党员的学习教育情况进行研判一次,严防病情复发。落实四级会考制度,对局领导干部、下属单位负责人、普通党员干部和农业产业科技示范户党员四个层次,每月组织一次考试,以考促学、以学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