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时评 >> 正文
官员怎样的“幸福感”才能“恰到好处”
发布时间:2011-09-02   来源:     

  陈毅元帅写过一首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来赐给现世的官员再好不过了。处在官员这个“青松”的位置,肩负着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期盼,怎能不“挺且直”,要想在“雪化”,给公众一个一目了然时仍然高洁无比,怎能不“挺且直”。
    自古有言:乐此不彼。我在想,要是一个官员,无论身处什么位置,为官大小,要能做到青松般挺直高洁,并心系民众乐此不彼,这可不可以说乐即幸福呢!《圣经》中说:“你待人当如人之待你。”人民群众给予你为官的机会,就当一心为民。有人说,人之不同,源于过程,每个人的经历千差万别。作为官员,有着类似的过程,为官则为民,也就决定了为官者必须坚持个人幸福与人民幸福相统一。马克思指出,“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领导干部必须始终把人民幸福作为奋斗目标既关注自身发展,更强调造福人民。真正做到了,“幸福感”何愁没有,只要真正的把幸福摆正位置,恰到好处的追求幸福就好。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我们高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光高唱不行,要落到实处。作为领导干部,要真切理解雷锋留给现今的话,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增强公仆意识,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做到清正廉洁,为民造福。
    幸福是知足常乐善于感恩的淡然心境。做到知足常乐,牢记无欲则刚,理性看待自己的得失,淡看庭前花开花落,不能盲目攀比,不心存贪念。但永葆勇气和奋斗精神,适度追求,予将上下而求索,以感恩心来对待组织、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幸福。把幸福感“慧于内”而“秀于外”,坚持为民是福,清廉是福。有人说“掌权为民是本分,为民造福是天职”,就是这个道理。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的春节团拜会上公开承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