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时评 >> 正文
“补交油费”镇不住“公车私用”的干部
发布时间:2011-09-20   来源:   作者:赵艳生
  近日,网上出现一条名为《工作时间“工商执法”惊现顺义区某校园接送子女》的帖子,帖子“有图有真相”,指称一辆工商执法车在工作时间出现在一所校园的宿舍楼前,网友质疑工商执法人员公车私用接送子女。昨天,北京市工商局证实,网帖中执法车辆为怀柔工商分局公务用车,已对违纪使用公车的工商干部刘某通报批评,并让其补交油费。(据人民网2011年9月17日)
    用公务车去学校接送孩子,这是典型的公车私用,但是只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和补交油费的处理决定,让人们看到了“公车私用”现象为啥屡禁不止的原因。
    通报批评,应该不叫作什么处分,只算是对犯小错的一种警告,而且让其补交油费,也并不是处罚,补交油费本身就是其理所应当的事。油费并不是公车私用的全部成本,还应该有车辆耗损费。而且即使是补交了油费和车辆损耗费,这也才是把公家的损失找平,起不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怀柔工商局如此处理公车私用的事件,是镇不住“公车私用”现象的。
    其实,看这个新闻,第一感觉就是还好那个帖子有图,才导致这个事件有了“真相”,要不即使被曝光,人家不会承认的。事实面前,他们只能找个理由,说家人开的车坏了,才用公车接送孩子的。这就像小孩偷家里的零钱一样,偷了很多次,当被大人发现后,他还说谎只偷了这一次。而且,俗话说“常在河边走,怎会不湿鞋”,反过来想,只在河边走一次,湿鞋的概率还是很小的。这位工商干部,只用公车接送孩子一回,就被网友抓拍,他怎么这么“点儿背”?这种说法比较让人难以信服!
    而且,接送孩子用公车是比较明显的,因为工商干部与学校没有啥业务往来,公车去学校,也只能接送孩子。但公车如果跑在路上,谁又能说是公车私用呢?或者开公车去干一些公私不明显私事的时候,也很难被界定成公车私用的。而现在被发现曝光后,对其的处罚不痛不痒,可想而知,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镇不住当事人,还镇不住其他对公车私用的跃跃欲试者。
    在新西兰,用公款买了两瓶酒,就曾毁掉了一位部长,看后很受启发。其实我们要想镇得住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公款接待等“三公”消费,也需要有这么严厉的制度。像北京怀柔这样对公车私用,只补交油费的处理方法,是镇不住公车私用干部的。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