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时评 >> 正文
破格提拔年轻干部为何一再引发网络“围观”
发布时间:2011-09-23   来源:   作者:李 伟

  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最重要资源,肩负着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如何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是组织部门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在国家干部人事制度不断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原则下,一大批优秀干部包括不少特别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在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组织信任下被组织“相中”,走上了更为重要的岗位,这其中不乏70后、80后甚至85后的年轻干部,他们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中央,成为当地党政“一把手”,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线”,进而引发网络“围观”。

  9月21日,凤凰网转载了一则来自于光明网的署名作者为刘立民的文章《河北29岁县长3年4次升迁简历被当地列为机密》的新闻。截至21日晚8时,这则“最年轻县长”的新闻却被4万余人点击关注,900多人发表评论。1981年11月出生,不足30岁的闫宁在邯郸市2011年县级党委换届中,被提任为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一事迅疾引起广大网民集体“围观”,其中不少网民对事件中的部分“疑点”表示猜测与质疑,产生集体“假想”。

  在网络时代,破格提拔年轻干部引起舆论关注和网民“围观”似乎成为了网民的一种“自觉”行动与潜意识。凡事有其果,必有其因。先让我们简单回顾2011年以来全国几起典型的破格提拔年轻干部引发舆论关注的典型事件,在4月,时任湖北省宜城市“最年轻市长”(正处级)的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周森锋被任命为湖北省神龙架林区党委副书记、副区长、代区长(副厅级),这位1980年出生的清华高材生顿时成为媒体的“宠儿”,其该新闻先后被诸多媒体跟踪关注达一个多月,直到湖北省委组织部官方正面通报,该新闻才得以圆满“收场”。第二起自然要数同为湖北省的宜都市2008年选调生,1986年6月出生,拥有“美女”、“25岁”、“最年轻”等头衔的牟阳在8月5日乡镇党委换届中,被拟任为宜都市五眼泉镇党委副书记、提名为镇长候选人一事,同样引起了网民的集体“围观”。前后5个月,先后3起破格提拔80后年轻干部新闻均引起舆论特别关注,值得我们深思!

  静而观之,上述3起因破格提拔年轻干部而引发网络“围观”的事件都有一些相同点:那就是网民更多的是关注他们的年龄,猜测他们的背景,担忧他们的能力,质疑干部选任的程序等。由于对当下很多领域存在的“潜规则”的焦虑与不安,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异化成了“官二代”、“富二代”、违规提拔、暗箱操作的集体“假想”,对于网络上出现的任何关系这类事件的新闻自然会引发“围观”,更是迫切期待权威部门给予权威的答复,“平息”舆论的风波,树立起媒体公信力,提高选人用人透明度。网络“围观”是时代的进步,是网民对选拔任用年轻干部的关注,是对政治的一种参与方式,值得肯定。在任何事件都具有两面性下,作为一种网络“围观”和虚拟“参与”也是有其弊端的,放任自流自然不可取,还更需要积极正确地加以引导,以更高的提高公开透明度,提高公信满意度。通过透明、公开方式,将公众的集体盲目“围观”转移到对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持续科学有序“围观”,提升网民网络有序政治参与度,凸显党的正确选人用人价值观。

  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事关党的事业兴旺与民族复兴大业。在干部日益年轻化、专业化、高学历化等背景与要求下,我们应摒弃那种“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保守思想,不应对优秀年轻干部求全责备,吹毛求疵,而应树立“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意识,加强对年轻干部的选育管和传帮带,及时搭梯子,果断给位子,放手压担子,将年轻干部“扶上马”,再“送一程”,有针对性地让年轻干部在不断实践中、不同岗位中、不同环境下得到历练,增强领导能力。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也必须承认,任何决策都是有风险的,破格启用年轻干部自然也冒着一定风险。因年轻干部自身阅历、经验等“短板”,也许有些年轻干部到了更重要岗位工作后,会产生水土不服、能不适岗、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要坚持不放任自流,不把党的伟大事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年轻干部成长的试验田、实验品,也绝不能因为有这些风险和忧虑存在,畏首畏尾,投鼠忌器,像“小脚女人走路”一样使用年轻干部,去过度质疑、盲目围观组织对选任年轻干部的改革举措。

  同时,组织部门应密切关注关心关照年轻干部,及时回应网民对重用年轻干部的网络诉求,及时澄清事实,疏通网络舆情,扎实搞好年轻干部的选育管,认真做好传帮带,有效防范年轻干部成长中的风险发生,对年轻干部坚持更为严格的考核和监督,促进其更加自律自警自省,鞭策其更好更快健康发展,加倍工作,造福于民,回报组织,取信于民。另外,新闻媒体和广大网民在积极参与网络政治活动中,应保持一种理性平和态度,明辨是非,了解实情,以一种包容人性的心态,为年轻干部的破格提拔使用创造一个更加良好和谐的网络环境,为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创业创造一个宽松人性的网路空间,让他们更好地潜下心来一心一意谋发展、惠民生、促和谐。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