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时评 >> 正文
不容小觑的“风俗腐败”
发布时间:2011-11-17   来源:     
  近几年来,在社会上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之风可以说是越刮越大,排场也是越来越阔,对此现象的出现,老百姓的界定是:一是有钱的,二是有权的。
    花自己的钱大操大办自家的事,我想,除了是铺张浪费、践踏劳动成果外,还有悖于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而国家工作人员在料理自家的红白喜事时,如果是讲排场,比阔气的话,那就不得不令人深思了。众所周知,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主要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作为一个国家工作人员,光靠拿工资怎能承负得起。所以,国家工作人员若是大操大办红白喜事,那就十有八九与职权相关。现实生活中,确有少数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利用办理家中红白喜事之机,大操大办,铺张敛财;他们认为,婚丧嫁娶你来我往是亘古不变的人之常情,收受礼金既不是受贿,更不是贪污;于是,就四处张扬,散发请帖,大摆场面,来者不拒,广收礼金,在群众中产生不良影响。
    随着我国惩治腐败力度的加大,领导干部“闯红灯”显著减少。但值得警惕的是,“亚腐败”却有蔓延之势。所谓亚腐败,是指在权力廉洁状态和腐败状态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尚未达到触犯刑律的地步,但权力本身却又并不那么干净的空间。象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利用家中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机敛财,就是一个“亚腐败”的表现。亚腐败的危害并不亚于腐败,可以发生质变直达腐败。因此,惩治“亚腐败”也切不可忽视。东光县最近作出的凡国家工作人员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时,必须实行事前和事后书面报告制度的规定,无疑是惩治“亚腐败”的一剂良药。但是,所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及其直系亲属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时所要报告的事项中,这些都有谁来填报,又有谁去核实?尤其是收受的钱物数量,可能就会是云里来,雾里去,除当事人外,谁又能知几何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例还少吗?这些都关系到这一规定的正确实施,如果配套措施跟不上,再好的规定也是一纸空文。
    良药还需良法,剂量不足,用法不当,难以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好的政策规定也一样,措施不力,也事与愿违,难以取得实效。为此,各地在制定一些规定时,一定要做到,措施要跟上,监管要到位,执行不走样,使好的政策规定真正成为教育和保护党员干部的良策,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锐利武器,为正党风、清民风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