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时评 >> 正文
警惕落实“八项规定”中的形式主义
发布时间:2013-03-12   来源:   作者:吴彦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地积极贯彻落实,文风、会风焕然一新,群众拍手称快,但应高度警惕个别地方出现的形式主义。表现在:
    一是玩文字游戏。中央有八项规定,省级下发实施意见,市级制定实施方案,县区印发实施办法,乡镇完善实施细则;中央规定是八项,地方制定十不准、二十严禁;中央规定全文不足650字,地方相关要求动辄二三十页、数千上万字。
    二是用会议落实。遵循下开一级的原则,层层召开会议,逐级传达中央八项规定。会议模式一般为:通学八项规定原文,交流发言,到会最高级别领导做重要讲话,主持人小结并强调。各级会议均被定调为务实、圆满、成功的会议。
    三是换店不换菜。在酒店、宾馆不好应酬了,就转入机关食堂、内部餐厅。要么饭菜从酒店采购,要么请宾馆厨师掌勺。原先的“七凉八热”不能上桌了,就减成“四菜一汤”,菜却是人参燕窝、汤是海鲜鲍鱼。响应“光盘行动”,饭菜量要少,领导肯定没吃饱,那好,再另炒几份带上,吃不了兜着走嘛。酒不能喝了,只好让司机给车上装几箱,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四是轻车不简从。到基层检查调研工作,一行小卧车行至市、县交界处,即换乘当地中巴车。不能动用警车开道,交警可乘坐民用牌照车辆领路。不能部署警力维持秩序,就多安排一些便衣。务实亲民、与困难群众促膝长谈、嘘寒问暖的公仆形象,第二天便亮相屏幕。
    五是走极端。有的单位规定下基层或自带干粮,或每人发些方便食品;有的到了饭点或晚上,虽然群众真诚挽留就餐或留宿,也非得离开。有的以不扰民为借口,干脆不下乡、不调研,躲在机关图清闲,QQ群里聊聊天、花边新闻看半天、随波逐流跟跟贴、当干部不干事的活神仙。
    毛泽东同志讲:“形式主义害死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主要工作方法。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的初衷是通过工作作风的不断改进,达到进一步密切干群、党群关系的目的。以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只能引起群众的强烈反感,加剧脱离群众的危险。笔者建议,一要加大正面宣传引导力度,多宣传那些真心为民、只做不说的务实干部,多报导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实事,适当减少各地落实八项规定举措的报导;二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及时查处弄虚作假的现象,公开曝光一些典型人和事,形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三要建立可量化的考评机制,比如确定“三公”经费压缩的比例,会议、文件精简的幅度,下基层调研的天数,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件数,等等。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