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之后,各级纪检部门加大了检查力度和频率,中央更是对巡视采取了“非常规”措施以增强威慑力,效果看起来不错,而且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最近,中央巡视组在已经被巡视过的省份辽宁和山东来了一次“回头看”杀了次“回马枪”,一日射落“两虎”,看的人也是醉了。中央打“老虎”效果为何会如此显著?大概就是因为他们监督执纪问责出实招,有狠招,能“刹住”
现实中部分纪检机关在平时工作中也监督执纪问责,但是似乎群众并不满意,甚至有点讥讽,这是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各级纪检机关查处的不是群众期盼,不是社会共识,达不到群众想要的目的。各级纪检机关都有各自行使职权的权限,但是在监督执纪中又必须要对相关单位的“一把手”加强监督,但是权责所限,有时候不能对个别单位进行强力问责,使该单位形成了“下级监督不敢,同级监督太软,上级监督偏远”的真空地带,造成了社会对纪检机关的执纪还存在偏见,甚至认为纪检机关存在选择性执法,对人不对事,使纪检机关的执纪监督问责打了折扣。
部分纪检机关在具体违纪事件量纪上存在犹豫和退让现象,缺少“面对违纪寸步不让”“面对腐败坚决斗争到底”的决心,使腐败分子利用权势违纪违法。前一段时间流传这么一句“我打算用5000万元摆平纪委那帮穷鬼的,谁知道不到500万就拿下了,这不啥事也没有么……”,这种公开对制度进行叫板,公然对社会法治进行挑衅,赤裸裸的对纪检干部进行“围猎”,如果纪检干部稍不注意或者犹豫不决,可能就真的成为他嘴里的“穷鬼”叫人给“围猎”了。执纪者,必须执纪必严,违纪必究,违法必惩!
作风建设在路上,这是全党形成的共识,将纪律作风摆在干事创业的前面,就是要我们在监督执纪问责中,有办法,有方法,能够成为治党“利剑”。惩治腐败,是社会的共同关注,更是国家未来的大事情,关系到长治久安还是穷途末路,也是纪检干部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执纪监督问责,不容一刻马虎,全力以赴采取有效措施,我想作风建设、执纪监督不会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