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时评 >> 正文
预防节日腐败抓住“关键少数”是关键
发布时间:2016-04-20   来源:山阳县纪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清明节刚刚过去,“繁花似锦锦上花,接踵摩肩肩挨肩”的五一来悄然来临,人们都沉浸在小假期的轻松与惬意当中,当然,个别干部也就开始了“惬意”的“伸手伸脚”活动了。同学会、老乡会、亲友会……一轮轮来袭,“关键少数”就开始不停的赶场子,其实这也难怪,毕竟这“关键少数”实在是太少,而且几乎都是位高权重的能吏,亲朋好友里面不请几个这样的人物参加跌份儿,不出席这样的活动感觉有点儿摆谱儿,于是就趁着节日赶紧的喝喝、吃吃,然后洗洗、聊聊,至于纪律这根弦早都在九霄云外去了。预防节日腐败必须抓住“关键少数”这个群体,奏响反腐败凯歌。     

因为“关键少数”职位高。“关键少数”顾名思义就是个别人,少数人,正因为他们人数少,所以他们成为官员群体的引领人,言行举止都要时刻注意形象。他们的位置就相对于群体而言,基本上都可以用“位高职重”来形容。他们的位置决定了他们的身份,基本上属于“高大上”,因此对他们的监督就势必难一些,但是要更严一些。他们的一些工作我们不一定全部都知道,他们的一些意图我们不一定全部都清楚,若一些领导干部搞点“假大空”或者“云来雾去”的话,真真的就没法监督了。多少的党员干部在处分通报中,就喜欢那种遮来挡去的搞神秘化,蒙蔽组织,逃避监督,不就因为自己的职位高要搞特殊化么,听不进去比自己职位低的同志说一些良言么,他们的言语总感觉是对自己进行挑战,觊觎自己的职位,想方设法的要将这样的下属弄走,图个耳根清净,岂不知这样就糊里糊涂的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了,实在是愚蠢至极。节假日来临,也是这样“关键少数”腐败的高发期,加大对这个群体监督,监督级别再提一级,监督力度再大一点,监督频度再多一次,会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为“关键少数”权力大。“关键少数”这个群体,在一个地方,就只有那么几个人,每个部门也是如此,号称“一方诸侯”“封疆大吏”,自己说了算,个别的“关键少数”秉承权力不用过期作废观念,将权力发挥到极致,手法隐蔽变化多端。节假日期间的迎来送往更是诡异不堪。现在的权力在有些少数人手上,交织罗列,给人的是“只有想不多没有做不到”恐怖感,感受到了权力的滥用但是就说不出来是什么问题。对权力进行制约,监督“关键少数”的权力,确实是一个严肃而又必要的政治问题。在我们这个文化传统大国中,权利与民俗的交织,社会与经济的重叠,感情与职责的关系,确实不好分辨,但是又不得不将这些权利约束,因此,每一位“关键少数”要严格自律,坚强党性,更要用自己的权力约束住家人、朋友和身边人在日常工作中和节假日的行为规范,营造风清气正环境。     

因为“关键少数”感情多。能成为“关键少数”,那必定是方方面面都优秀之人,按照我们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的传统,向往靠近之人必定多,结交的亲朋好友必定多,于是乎,在结交的过程中,我们的“关键少数”就被某些不良之徒作为“猎物”“围猎”了,那些锒铛入狱的,都是作为“关键少数”的时候位高权重,巴结之人不计其数,但是都在他后来的入狱路上使劲推他之人。当时的你好我好大家好,方便你方便我方便了我们大家,和你称兄道弟感情深,一口闷的一瓶酒的感情,似乎都是梁山聚义般,我们的“关键少数”把持不住这样的“豪气”,就在“情义”上动了真感情,扛起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情义”,所以没有办法再继续约束自己了,党纪条规不要了,亲情不要了,吃饭的去,喝酒的去,KTV的去,桑拿的去甚至卖淫嫖娼的也去,被所谓的“情义”裹挟,最后身败名裂,何其悲惨。“关键少数”在对自己的言行约束,更要对自己的身份进行珍惜,否则,毁坏的就是自己积攒起来的所有。    

眼下的五一将至,珍惜“关键少数”这个称谓,习大大说它不易,那么自己就履行这个不易,廉洁过节,清廉生活岂不快哉?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