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时评 >> 正文
防止公车腐败需多管齐下
发布时间:2016-04-27   来源:丹凤县纪委     

   4月26日,中纪委网站通报了杭州市查处的六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王晓君违规使用公务用车问题排在了第一位,这无疑在次印证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再次敲响了警钟。     

自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出台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对公车使用问题高度重视,各地也频频发力,采取诸如媒体曝光、暗访督查、公车封存等各种方法,客观来说,违规使用公车现象较以往有了明显改善,但效果还不够理想。从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中,违规使用公车问题占比仍然高居不下。一些党员干部依然我行我素,顶风违纪。     

公车腐败现象缘何如此突出?从客观来看,公车私用违纪成本较低,各地对违规配备使用公车的处理普遍停留在警告、记过层面,问责力度不大,给了一些干部顶风违纪的胆量。从主观来看,是一些干部“官本位”思想作祟。把公车当成是一种权力、地位的象征。一些领导干部特权思想严重,把配备的公车当成组织上给个人的福利。更有一些领导干部认为,违规配备的公车也是为了工作方便,即使公车私用,也并不等同于贪腐等大是大非问题。在当前不断加大打击腐败力度的背景下,“不敢腐”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一些干部对违规使用公车行为、谋取灰色福利仍心存侥幸。     

整治公车腐败,需要多管齐下,抓细抓常。一方面党员干部要提高自己的自律意识,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公私分明,为单位干部带好头。另一方面要建立公车使用监督机制,向社会公布公车数量和使用经费。同时还要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对公众和媒体反映的公务用车突出问题及时督办查办。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一种长效的机制,加大惩治力度,落实责任追究,使当事人不敢乱用,不想乱用,不能乱用。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