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镇党委书记,官虽不大,奉行什么样的规矩,遵守什么样的纪律,对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的影响却非常大,因此必须自觉带头把铁的纪律和政治规矩内化为心中的“戒尺”,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经得起群众、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一、主动适应新常态,把规矩立起来。新常态下讲规矩已成为一种“政治自觉”。这里的规矩,就是在政治大环境下制定出的或约定俗成的规章制度,懂规矩就是讲政治、顾大局的具体表现。不管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对自己和组织高度负责,必须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镇村少数党员干部对党的政策理解不彻底,爱说三道四;对党的决策部署落实不得力,爱打擦边球;对个人要求不严格,爱我行我素。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但却是不守规矩的大事。党员干部出问题,都是从这些突破纪律、破坏规矩的小事开始的。“为官之义在于明法”,只有做到将党纪国法内化为心中的“戒尺”,在纪律、规矩面前“认真”而不“任性”,个人才能不闯红灯、不踩红线,党组织才更有威信和尊严,更有凝聚力战斗力。做为直接面对群众镇村干部,必须时刻紧绷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干事创业、接人待物,首先要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自觉按原则、规矩办事,把严守纪律和严明规矩作为坚定的信念,内化成一种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做到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不越轨,把守纪律、讲规矩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努力保持新心态,让纪律严起来。能不能守纪律讲规矩,是领导干部党性强弱的试金石,是对党员干部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守纪律就是要消除庸、懒、散和违纪违法现象,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争做三个表率,即争做头脑清醒,永远跟党走的表率。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在政治、思想、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争做勇于担当、狠抓落实的表率。不推诿、不退缩、不懈怠,推动形成党员干部自觉遵规守纪、团结奋进的合力。争做勤于修身、严于律己的表率。用规矩约束行为、用规矩转变作风、用规矩保持自身的浩然正气,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以身作则,以己正人,以上率下,经常用法律、纪律和道德照镜子、正衣冠,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把法纪悬在头上、把制度拿在手上,做到敬畏群众、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舆论、敬畏历史,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触纪律高压线。
三、积极树立新形象,将责任担起来。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岗位轻重、职务高低、权力大小,而在于能否规规矩矩、踏踏实实、为民谋利。镇是党组织的前沿阵地,镇党委书记是本区域履行主体责任的责任人,群众关注度极高。不仅自己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而且还要常教常管,严抓严管,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加强教育引导,以提高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严格管理监督,以规范党员干部行为。一要主动作为。严明纪律不能消极的守,而要积极的为,抓好班子、带好队伍,让纪律严起来,把规矩立起来,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线,确保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二是抓早抓小。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细节管理,从具体小事抓起,对苗头性问题及时了解、“亮亮黄牌”“拉拉袖子”,及时遏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三是严抓严管。平时多红脸、多出汗、严要求,就是关键时刻的厚爱。要通过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真动硬,敢于严管重罚,使守纪律、讲规矩成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作者系商南县金丝峡镇党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