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5月21日 05:55:23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勤政优秀党员干部 >> 正文
山阳县纪委监察局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0-08-11   来源:     

  2010年7月23日晚8时至7月24日12时,山阳县境内普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全县有13个乡镇降雨量达到50毫米以上,其中9个乡镇降雨量达到100毫米以上,最高降雨量王阎乡达到199.9毫米。县河、金钱河、马滩河、银花河、靳家河河水暴涨,属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全县30个乡镇258个行政村8.16万户34.17万人不同程度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7940万元。灾害发生后,山阳县纪委监察局迅速反应、及时跟进,主要领导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带领干部群众全力投身到抗洪抢险救灾之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铿锵誓言。
    亲临一线,抢险救灾
    7月24日一大早,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杜志强带领县监察局副局长肖绪全、信访室主任叶富山、教研室主任邓秀峰冒着大雨,赶赴联系乡镇银花镇查灾救灾。当车行至高坝镇时,公路被洪水淹没,杜志强一行不顾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危险,渡过齐腰深的洪水,从山上绕道继续前行,他们边走边查看沿路群众灾情,指导当地干部群众开展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当天下午4点多徒步60余里才赶到银花镇。到达银花镇后,立即深入湘子店村、街道村、上店子村查灾救灾。
    为了确保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杜志强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研究对策,一天一个重点,指导银花镇扎实开展工作。24日晚,召开了领导班子会,听取了各包村领导的汇报,并对25日至27日的救灾工作进行了部署。25日早晨,组织召开银花镇站所负责人和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安排部署抢险救灾工作,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查清灾情,做好险情的排除,严防次生灾害发生,全力做好灾民安置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处住,同时要不失时机地组织群众开展抗灾自救,使全体干部职工明确了救灾工作重点和任务,进一步夯实了工作责任。会后,杜志强指导银花镇按照先通后畅的原则,组织协调四辆铲车分两组进行,于当日清理打通了银花境内交通主干道。26日,又组织三辆铲车清理银花至天桥的道路塌方,至28日基本抢通了到天桥乡的公路便道。28日上午,又及时组织召开全镇干部、村干部会议,安排部署当前阶段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要求妥善安置灾民,防止发生次生灾害,确保群众生活有保障,确保尾矿库安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不等不靠,齐心协力,认真开展抗灾自救工作;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洪、救大灾、促大干的观念,继续做好防汛工作;要严肃纪律,以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绝不允许失职渎职行为的发生。
    7月25日至28日,杜志强带领干部职工每天行走十几公里,先后深入银花镇的寺北沟、叶家湾、泉水湾、梅子沟、岬峪沟等9个村,深入矿山企业尾矿库、加油站、机砖厂、养殖小区、危险路段查看灾情,走访慰问群众,协助解决实际困难。寺北沟村小沟组在这次暴雨中,新增两处大型滑坡体,直接威胁30多户群众的安全,25日在安排完全镇抢险救灾工作后,他立即步行10余里,赶到小沟组,查看滑坡体情况,对滑坡体的监测、撤离、搭建帐蓬作了安排。随后,又步行10余里赶到村桃园组倒房户杨有才家中,察看灾情,送去200元慰问金。街道村71岁的老人周治忠在撤离时受伤,杜志强到医院探望并送去200元慰问金;梅子沟高家院组刘焕朝房屋后山体滑坡,泥石流堆满西山墙,杜志强指导村干部和周围群众进行清理;在岬峪沟村,杜志强步行3公里,查看西岭滑坡体,与镇村干部现场研究解决方案,并指导镇村干部搭建帐篷,及时撤离群众。县纪委宣教室主任邓秀峰,在抗洪救灾的路上,得知家中房屋坍塌,全部家产被毁,老人和孩子不知身在何处,从家门前经过,只向领居简单问了一下情况,给父母捎了句他要去抢险救灾的话,连续5天奋战在银花镇抗洪抢险救灾第一线。信访室主任叶富山,家就在银花街道的对面,在银花镇抗洪救灾5天,没有回家看一眼。在县纪委抗洪救灾工作队的指导和参与下,银花镇抗洪救灾工作开展有序,成效明显。止7月28日,银花镇共转移安置倒房户、危房户、滑坡体威胁户群众1726人,搭建帐篷32个;境内公路全部疏通,清理坍塌土石3.5万方,11个村已基本恢复了通电;加固河堤险工险段1000余米,设置集中供水点30个,修复水毁耕地增种小日月农作物1200余亩。
    7月23日,按照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杜志强的指示,县纪委监察局迅速成立了防洪抢险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和城区抢险救灾工作队,落实了防汛抗洪期间带值班人员,确保委局机关24小时有人值班,及时掌握灾情,要求全体干部保证通讯畅通,随时待命突击抢险救灾。百年一遇的洪水,造成县城防洪大堤决口11处,其中5处十分严重,威胁城区3万余市民的安全。监察局长王瑞堂、副书记徐文军、副局长崔孝岚,带领3名干部从24日到26日坚守在城区防洪大堤上,与干部群众一道加固河堤,排除险情。同时,安排执法监察室对各级各部门防汛值班、防洪抢险救灾人员到岗情况进行两次电话督查,从纪委监察局、组织、人事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成三个督查组,从27日起深入县直部门和30个乡镇开展对县委、县政府抢险救灾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及干部纪律作风的专项督查,确保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有序进行。
    靠前指挥,及时跟进
    面临严重的洪水灾害,县纪委监察局领导靠前指挥,及时跟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确保抗洪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7月25日,身在抗洪第一线的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杜志强通过无线电话指示,要求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积极投入抗洪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尽快制定抗洪救灾工作纪律,确保县委、县政府抗洪救灾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的全面落实。7月26日,县纪委办公室下发了《纪检监察干部积极投入抗洪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将防洪抢险救灾工作作为实践“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活动和“争先创优”活动的“试金石”,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洪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去。7月27日,县纪委、监察局下发了《关于严明抗洪救灾工作纪律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作为当前一项重大任务,严格政治纪律、工作纪律、财经纪律,要求各级各部门责任到位、组织到位、追究到位,确保县委、县政府抗洪救灾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
    7月29日,从银花镇抗洪抢险救灾一线返回单位的纪委书记杜志强组织召开了全体干部职工会,通报了全县总体受灾情况和联系乡银花镇的灾情,要求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围绕全县灾后重建的工作大局,及时跟进,协调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同时成立了以他为队长,监察局长为副队长,各联乡部门工作人员为队员的驻银花镇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队,纪委监察局领导和干部轮流驻银花镇帮助灾后重建。在他的主持下,山阳县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在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开展厉行节约、支援灾区建设活动。7月30日,县纪委监察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厉行节约支援灾区建设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厉行节约工作,严格控制会议,严格控制公务接待标准,严禁超标准、超规格、超规模接待,杜绝浪费现象。县直部门人员到乡镇开展工作,一律在乡镇“廉政灶”就餐,并交足伙食费。严格公务车辆管理,严禁公车私用,停止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车辆购置审批。严格控制外出活动,严格节约日常开支,控制减少预算经费支出,统筹安排,节约使用,保证重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支援灾区重建中。8月6日,下发了《关于加强抗洪救灾资金物资和工程建设项目监管的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落实各项救灾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抗洪救灾、捐赠款物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救灾款物管理使用和建设项目的公开透明度,加强救灾款物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救灾款物真正用于灾区、用于受灾群众。下发了《关于加强防汛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监督检查的紧急通知》,抽调工作人员组成4个检查组分别县纪委监察局领导带队,从8月7日开始,通过电话抽查、实地督查、实地暗访形式,对各级各部门防汛值班、单位履职、防抢撤措施落实、灾民安置、灾后重建责任制落实、救灾款物管理使用、对违纪人员责任追究七个方面进行监督检查,明确了“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发放、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对检查组提出了“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按照规定、全面规范,发现问题、立即纠正,会同各级、落实责任,严肃纪律、查处案件,加强领导、形成合力,重建项目、纳入治理,真抓实干、不能扰民”的“八条、六十四字”要求,确保监督检查扎实有效开展。
    心系群众,支援灾区
   面对惨重的灾情,县纪委监察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筹集编制袋6000个、铁丝500公斤、帐篷22顶、棉被45床、衣物2包、彩条布720米等救灾物资,并在办公经费中挤出1万元,协调联乡部门的县经贸局出资8000元、烟草公司出资5000元、县财险公司出资2000元资金,在7月30日,将筹集到的抗洪救灾物资和2万多元救灾款送到银花镇,支援银花镇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同时,县纪委监察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职工为灾区捐款1万余元、捐赠衣物70余件。7月31日至8月6日,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杜志强带领县纪委监察局干部先后4次深入银花镇、2次深入高坝镇检查灾民安置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在银花镇,他深入每个水毁地段,详细查看水毁工程建设情况,并逐地块研究解决水毁农田复产措施,指导群众开展水毁沙压田地翻土复产,播种蔬菜等小日月庄稼,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王瑞堂分别来到孙家湾村和街道村水毁农田现场,现场研究解决水毁设施重建工作措施。县纪委监察局副局长肖绪全在孙家湾村和街道村和群众一起抢修水毁河堤和农田,全面掀起了灾后重建热潮。截止8月7日,银花镇妥善安置倒房户77户、严重危房户118户,选址建房动工22户;恢复交通51处4500余米、水毁河堤42处3290米、便民桥一座25延米、供水28处5100米;恢复农田610亩,扶苗培土2000余亩,种植蔬菜680亩;全镇11个村37个村民小组已全部抢修恢复通电,固定电话、3G、移动电话已建立临时通讯设施,信息基本畅通。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