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行走在丹水凤山大地,处处呈现出一片大干快上的新气象:在厂矿企业,丹凤工业园区被列为省级重点园区,改制重组后的尧柏龙桥水泥在实施规范精细管理中产值过亿元,华茂牧业“商凤牌”生态肉鸡产品打入西安市场,丹凤葡萄酒厂葡萄酒系列产品荣获首届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旅游产品银牌奖。重点企业实现产销两旺,工业经济“轻舟已过万重山”。在广大农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日新月异,民居变漂亮了,村落靓丽了,产业发展生机勃勃,“7.23”水灾的灾后重建工地更是一天一个模样。在各重点项目建设工地更是捷报频传,东环路建设、龙驹大街建设、江滨南路西沿等各大市政工程进展顺利。今年敲定的28个重点项目已开工27个,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到8月底,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值、县财政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5.7%和35.7%。
丹凤县的发展势头让许多干部群众喜上眉梢。大家由衷地说:这是今年以来新的县委班子抓干部作风转变带来的发展大变化。
端正学风聚心力
丹凤县抓作风建设的第一次“手术”是从学风抓起的,县委围绕建立学习型党组织,通过抓学习,换脑子,转变观念,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县委书记李选良在基层检查工作的第一件事是查看领导干部的学习笔记。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此举,一些干部为此丢了丑,顿时在全县掀起了一股浓厚的学习风气。
县委因势引导,坚持把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大兴调研之风,通过全方位的“把脉会诊”,制定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该县立足县情实际,集全县智慧提出了“围绕经济发展一大目标,突出突破发展、和谐稳定两大主题,主攻商丹一体化、商丹循环工业园、关天经济区三大重点,实施项目带动、城镇带动、开放带动、科教带动四大战略,力促工业提速、城镇扩容、农业增效、旅游升级、招商引资五大突破”的发展思路,把预期发展速度确定在14%以上的增幅上,把握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的基调,引领全县各行各业干部群众在科学发展的征程上奋勇争先。
而今,在丹凤县,学习已成为各级干部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和检验干部素质的硬指标。抓学习的措施使人耳目一新,良好的工作机制也逐步形成。县委在全县深入开展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更新观念教育活动,开办了“丹凤大讲堂”,每月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来丹“传经送宝”。各级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日制度日趋刚性,学习日坚持集体学习和体会研讨,已是雷打不动。县纪委采取开办电视专栏、进行知识测试、开展集中宣传月活动、心得体会交流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县委宣传部创新载体,开展了“党员干部每日一读”等多项主题活动,确保学习活动的经常性开展。县上还派出6名县委常委分头带队,赴深圳、上海、山东、四川、北京等地,带着工业、农业、旅游、城镇等方面的课题考察取经,以进一步开拓视野。结合学习考察进行叩门招商,举办北京丹凤籍同乡会和“丹凤—深圳”招商项目洽谈会,仅“丹凤—深圳”洽谈会就成功引资21亿元,以通过项目引进的多少来检验学习效果。
抓住领导求转变
丹凤县抓干部作风建设敢动真的来硬的,关键是抓到了点子上:从领导干部抓起。
开年一上班,县委在全县的干部思想纪律作风整顿大会上,对春节后干部到岗情况进行了通报,8名未能按时到岗的乡镇主要领导干部被公开曝光,并被责令深刻检讨,限期整改,为全县干部敲响了加强作风建设的“警钟”。县上首先给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县委常委“约法四章”:带头抓大事。跑办盯办落实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带头抓调研。深入基层,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以吃透情况,总结经验,指导工作,解决问题;带头抓难事。每位县级领导联系一个乡镇、一个项目、一个企业、一个示范村,抓点示范,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带头抓落实。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削文山,填会海,减少公务接待,除县委统一安排外,一律不参加各种名目的应酬性庆贺、剪彩和迎来送往活动,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抓大事、抓重点工作上,树立领导干部廉政勤政的良好形象。
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践行县上提出的“一线工作法”,在县委书记李选良工作日程安排里,几乎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他要求自己在任期内跑遍所有村组,要求乡镇领导要跑遍所有的农户。到丹凤工作不到一年时,他几乎牺牲全部休息时间早出晚归,轻车简从,深入基层工作一线,跑遍所有单位和企业,现场调研、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县长李吉斌的工作地点也是移到了厂矿企业、省城、京城和移动的车辆上,满脑子都在想方设法抓工业、跑项目、“化缘”保投资,千方百计解决企业发展和民生工作资金支持等具体问题。其他县级领导将落实工作的“主战场”下移到农村一线,坚持沉下身子,扎下根子,真正帮助所包乡镇解决实际问题,几乎成了“农村干部”。“政策在一线宣传、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创造、干部在一线成长”的良好氛围已初步形成。公开公示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告知制和限时办结制等工作制度已成为机关工作的基本准则。
跟踪问效促落实
丹凤县推进干部作风转变不是一股风,风平浪静一切如初,而是通过跟踪问效办法将措施落到实处,使各项制度“走下了墙”。
为了促使形成长效作风建设机制,县委、政府相继出台了《进一步从严干部管理》、《领导干部请销假制度》、《强化优质服务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督查督办跟踪问效办法》、《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等一系列制度,涵盖学习、工作、日常生活规范等方方面面。围绕如何将制度衍化为行动,县上建立跟踪问效工作机制,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在县委、政府两办设立有编制、有人员、有车辆的督办机构,及时对各项制度和工作进行跟踪督查督办。为了严肃干部工作纪律,该县实行由县级各套班子领导带队,采取明查暗访、突击查岗等方式,坚持每周对乡镇、部门干部职工在岗情况进行检查、抽查和暗访,并为乡镇安装了可视电话,随时抽查主要领导在岗情况,对检查结果通过县电视台进行公开曝光。对在查岗中发现的个别乡镇和部门干部存在侥幸心里、应付了事等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对全县机关单位不在岗人员进行了集中检查清理,对个别乡镇和部门干部纪律不严、作风不实问题进行了集中整顿。通过持续轮岗督查,乡镇干部职工“走读”问题得到有效遏制,部门干部职工迟到早退、上班干私事现象明显减少,全县上下呈现出“工作比作风,发展比劲头”的可喜局面。县纪委、监察局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行政策、民主决策、履行职责等方面的监督检查,成立了“客商投诉中心”, 开通并通过媒体公布了干部监督热线电话,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及办公场所,专门及时受理外来客商及群众投诉事宜,快速纠正和处理反映相关部门在执法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以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今年来,县上先后对督查干部在岗暨工作作风等方面下发通报40余次,查处干部作风及效能建设方面的案件12件,先后给予党政纪处分8人,实施警示训诫31人,纠正处理有关问题30余个,处理查处对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违纪案件5起,以严明的纪律保证了全县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全面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