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政勤政优秀党员干部 >> 正文
商州区纪委监察局荣获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纪实
发布时间:2011-08-03   来源:     

     近年来,在市纪委监察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商州区纪委监察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切实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的服务、保障和促进了商州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市查办案件工作先进集体、信访举报工作先进集体、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先进集体、反腐倡廉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一、深化教育,党员干部作风明显转变
    坚持将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全面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一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2006年“严肃干部纪律,强化廉政意识”两项教育活动,2007年“凝聚人心畅清风,整顿作风树形象”作风转变年活动,2008年“强素质树形象抓落实促发展”作风建设年活动,2009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010年“提升机关效能、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突破发展”效能建设年活动,2011年“加强作风建设、提升工作效能、保障率先突破发展”效能提升年活动。在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抽调专人成立作风建设专门办公室,并将主题教育活动细化为“十个一”系列活动,采取平时检查、重点抽查、明查暗访、信访举报、民主评议等办法,开展干部作风建设明查暗访,查处干部作风案件28起,有力的增强主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深入开展“双承诺双公开创创双优”活动。积极引导全区各级各单位广泛开展廉政、工作和服务承诺1600余条,并在商州有线电视台、市区中心广场廉政公开栏、商州区纪检监察网集中对外公开承诺内容,接受群众监督,达到了以承诺促工作开展,以公开带作风转变的效果。三是提升机关效能。建立和完善了效能建设八项制度,大力推行“一厅式”、“一窗式”集中办公,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和“深化企业服务年”活动,重点查处影响发展的典型案件,有力的提升了全区投资发展环境。四是健全作风建设相关制度。统一制定了《商州区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商州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请销假制度》等项规范制度,并在各单位深入开展“制度建设年”活动,修订完善作风建设相关制度12类293项,使干部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形成了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二、统筹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初步建立
    坚持将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以落实惩防体系动态监测办法为抓手,全面落实中央《工作规划》、省委《实施办法》和市委《实施意见》,全面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各项工作。一是不断深化廉政教育。坚持“大宣教”工作格局,以领导干部为重点,认真学习贯彻《廉政准则》,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深化廉政文化建设,建成了两处廉政文化一条街,开通了纪检监察网,建起了廉政教育培训中心和商州监狱警示教育基地,举办了“清风颂”和“清风韵鹤城”廉政文艺晚会,开展了反腐倡廉百日大讲堂活动,形成了“廉荣贪耻”的浓厚氛围。二是全面落实党内监督各项规定。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函询、罢免或撤换制度,不断规范廉政鉴定和警示训诫防线建设。认真落实厉行节约各项规定,扎实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有效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加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追究力度,先后对8个年终考核后进单位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票否决,取消了12个政风行风测评后进单位评优资格,有力的增强了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工作意识。三是深化源头治腐。全面推行区乡两级会计核算、乡财乡用区监管和村财民理乡监管管理办法,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工作,杜绝围标串标现象发生。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扎实开展政务公开示范点创建工作,全面推行基层党务公开,确保权力的透明运行。四是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五年来共受理信访举报201件(次),初核151件,立案48件,结案46件,给予党政纪处分53人,有力的维护了党政纪的严肃性。坚持案件协审和“一案双报告”制度,深入开展以案说教、以案说纪活动,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综合效果。五是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先后开展了 “十五”期间涉农项目投资、涉农补助和乡村财务、八大民生工程资金、重点项目特别是高速路建设项目征地拆迁资金、抗洪救灾资金等专项检查活动,及时整改存在问题,确保各项资金足额及时兑现到位。加大治乱力度,聘请了党风廉政监督员等三员,开通了“行风热线”,积极开展“万人评议政风行风”和创建“人民群众满意基层单位”活动,有效增强了基层单位服务意识。六是积极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三抓三建二争先”活动,按照“六有”标准建立区、乡两级党风廉政建设活动室示范点75个,为全区30个乡镇办事处422个村(社区)配齐了纪检委员并落实了每人每年300元的报酬。积极开展信访矛盾和农村财务大清理,全面推行村级两委会负责人述职述廉制度,积极推广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纪检委员“三笔会签”和“组财民用村监管”等制度,初步形成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
    三、开拓创新,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深入推进
    坚持将创新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灵魂,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活动,全面落实反腐倡廉十项制度,创新开展村务公开鉴定。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全面推行。在全区418个村(社区)选举建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解决了监委会主任每年1000元的工作报酬,达到了 “六有四经常”工作标准。责任制报告制度全面落实。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报告制度的意见》,加强责任制监督检查,实现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监督检查的经常化。领导干部任前考廉制度不断深化。坚持将任前廉政考试向基层、向站所延伸,统一组织98多名拟任科级领导干部,2117名村民监督委员会初提委员候选人和182名部门中层参加了任前考廉,其中一名拟任科级领导因成绩不合格暂缓任用,16名监委会委员初提候选人因成绩不合格取消了候选人资格。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取得实效。在30个乡镇办事处和20个区直部门落实了群众点名接访制度,接访群众436起,解决问题408件,有效化解了各种社会矛盾。述廉制度创新开展。先后分三批对30名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和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开展了党风廉政巡察活动,增设了委员询问质询环节,有效强化了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实效。电子化政府采购制度已准备到位,充实了政府采购供应商信息库、咨询专家库和采购项目价格信息资料库。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制度全面推行,集中配送药品614万元,药品平均价格下降46%,大大减轻了群众看病负担。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不断完善,按照“五有加一园”的标准规范建设乡镇廉政灶16个,有效降低了基层接待费用。同时,以“廉政灶”建设为契机,全面加强乡镇机关“澡堂子”、“健身房”、“阅览室”和机关环境等“五个一”建设,乡镇工作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促进了作风转变。乡镇办案协作区制度全面落实,整合基层办案力量,建立乡镇办案协作区五个,初核信访件13件,立案2件,乡镇办案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信访听证终结制度试点顺利,按照市上要求,研究制定了《商州区信访听证终结制度(试行)》和《实施方案》,为正式推行奠定了基础。创新开展村务公开鉴定。牢牢抓住公开这一重点,由村民监督委员会对村务是否公开进行鉴定,并将其鉴定结果作为各级各部门研究审批村务的重要依据,不断强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有效理顺了村支部、村委会和监委会工作关系,推动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全区村干部信访量同比下降60%,乡镇干部信访量同比下降45%,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先后被《中国纪检监察报》、《当代陕西》、《陕西纪检监察信息》和陕西日报、商洛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四、完善制度,全面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建设
    按照建设学习型、落实型、服务型、规范型、创新型机关的要求,大力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一是加强纪委常委会班子建设。修订完善了纪委常委会议事规则等制度,配备了监察局非中共副局长,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纪委常委会集体的领导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二是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素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主题实践活动和文明机关创建活动,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举行各类教育培训活动48场次,有效加强了纪检监察干部思想作风建设。重视干部成长,先后交流干部6名,提拔干部7名,轮岗交流7人,充分激发干部活力。三是加强纪检监察系统建设。积极贯彻中央纪委等五部委9号、10号文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系统建设的意见》,为区纪委监察局机关增设了副科级建制的效能监察室、干部室、纠风室,增加行政编制5个,增设了廉政教育中心和3名事业编制。对已经设立的八个区直纪检组、监察室统一更名为派驻纪检组、监察室,为区委办、政府办等6个单位新派驻纪检组,为乡镇办事处纪委配备了35名兼职纪检监察干部和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并按照每年不低于5000元的标准预算日常工作经费,纪检监察系统装备设施得到明显加强。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