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申海同志踏入纪检监察战线十五年来,坚持把“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恪尽职守,严格执纪,锐意创新,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为商洛党风政风的不断好转,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勤奋好学,争当一流“卫士”
初入纪检监察战线当新兵时,把自己当做一位小学生,坚持系统性地啃教材、啃法规、啃政策,向老同志学习如何查办案件、如何开展专项检查、如何纠正处理违法违纪及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使自己很快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成为业务骨干,相继被组织提拔为副主任、主任后,他仍坚持不断学习,力求成为一名专家型干部。坚持学理论求创新,学政策求深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以求工作实效。在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中,他坚持认真学习各部门的设立审批事项法规政策,科学合理地精简了60%的行政审批事项,使市级审批事项由2003年的400多项,精简为180项。在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他将涉及八个方面内容的100多部法规政策从互联网上全部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上,逐个学习领会,开创性地开展工治工作,受到中央工治办的充分肯定。在开展专项检查、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等工作中,他总是习惯性地先吃透政策规定,再开展工作,从不讲外行话。在查处商州城区通信管网建设违法案件中,他多次到市电信公司向通信工程专家请教相关建设标准、技术规程等专业知识,很快突破了案件,惩处了腐败分子。由于他十余年一贯制的不断学习,他成了市纪委的“全才”,不管是执法监察、纠风,还是查办违纪案件,大家都习惯性地找他商量,领导决策之前,都要听取他的意见,甚至连一些部门专门从事业务工作的人员都来和他探讨研究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复杂问题。
为民务实,永葆一流作风
他善打硬仗,在市纪委是有目共睹的。他不是案件室的干部,但查办重大违纪违法案件,领导都点他的将,有的让主办,有的直接让他任专案组长,近年来,市纪委查办的大要案件,大部分都有他的功劳,被同志们誉为“刘大案”。2008年1月11日,柞水县小岭镇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当时大雪封山,驾驶员都不敢出车,他主动请缨参加事故调查,换了两次车,才到达事故地点,经过三天三夜的工作,查清事故原因和责任,对6名责任人依法予以追究。
他作风扎实,基层干部都服他。下基层检查,他专拣交通不便的地方跑,检查涉农政策落实等农村工作,他总要多跑几个乡镇,尽量多的走访农户,每次检查工作,总是他发现的问题最多,时间长了,大家都有些怕他,他检查工作,基层都如实汇报不敢隐瞒。有一次检查救灾资金发放,在进村的路上乡村干部就主动说出了挪用应对兑付给受灾群众的资金修村上水毁公路的问题,经进一步核查确有此事,他立即责成基层纪委对相关责任人予以立案查处。
他对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都要一查到底。多年来,他每年都要亲自查处几起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群众们非常感激他,有的寄来了感谢信,有的送来了土豆、玉米糁等土特产。2006年在开展退耕还林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过程中,有群众反映,补助款未如数发放,他立即到该乡走访调查,很快查清了该乡政府以年度检查验收不合格为由,扣收群众退耕还林补助款4万余元的问题,责成该乡3日内如数兑现到户。2008年,媒体报道某乡低保资金未按时发放群众无钱过年的问题,他立即到该乡督促低保资金发放,并对有关责任人予以纪律处分。
锐意创新,争创一流业绩
在工作中,他善于思考问题,注重工作创新,他负责或者主抓的多项工作获得了中、省充分肯定,受到了上级的表彰奖励。市监察局被省环保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全省2003-2007年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先进集体,2008年被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委员会评为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被市政府评为招商引资工作先进集体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具体负责的机关依法行政工作更是成绩斐然,市监察局2006至2008年连续三年被市政府评为法制先进单位,2009年被市政府命名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2010年,又被市政府评为法制先进单位。其本人也因成绩突出受到了多项表彰奖励,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查办陈氏涉黑案先进个人;2008年被省环保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全省2003-2007年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先进个人; 2010年被市委、市委政府评为全市“五五”普法依法市先进个人。
认真组织开展监督检查。一是积极组织对经济结构调整、重大项目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发展循环经济、物价调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措施落实情况等方面的监督检查,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有力保障了政令畅通。二是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积极组织对社保、扶贫、救灾救济、水利等专项资金进行专项检查,对“十五”期间中省涉农投资项目和民生八大工程项目建设及资金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了项目建设和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专项资金管理不断规范。认真组织开展扩大内需政策落实情况检查,纠正问题47个,查处违纪案件7件。其中,“十五”期间中省涉农投资项目专项检查的主要经验被中纪委信息和《党风与廉政》杂志登载。
积极参与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调查。由于他业务精通,调查处理事故的经验丰富,近年来,我市只要一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领导几乎无一例外的安排他参与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而他只要一接到通知都是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先后组织对镇安县“4?30”尾矿库溃坝事故、洛南“2?1”食物中毒事件、洛南铜马公司12?8透水事故、山阳县2?10爆破事故、山阳县“4?11”、“7?22”尾矿库泄漏事故、洛南县洛河建材有限责任公司“12?27”窒息事故进行了深入调查,及时发现了有关部门违规审批、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对69名事故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有力促进了《安全生产法》的贯彻落实。
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作为市工治办副主任,他坚持精心谋划、强力推进,在力求实效上狠下功夫。自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市工治办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对2008年以来审批立项、监管的1832个项目进行了全面排查和自查,并建立了自查自纠工作台账。组织对889个投资100万元以上项目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1894个,采取挂牌销号等措施督促整改1037个。深挖案源线索,查处工程建设方面违法违纪案件14件,给予党政纪处分7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0人。针对自查、重点检查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管理制度10项。我市的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得到中央纪委执法监察室主任、中央工治办副主任付奎等领导的充分肯定。我市的工作经验与做法也被中央工治办简报、中国监察网、中国纪检监察报刊载,全面推广。
义无返顾查办大案要案。虽然他未在案件室工作过,可由于他政治可靠、办案思路清晰,常被委以重任。在办案过程中他严格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常常是顶住各方压力、冒着生命危险开展调查工作,多次次在查办案件的紧要关头,接到匿名电话、收到匿名便条,遭到他人威胁,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变压力为动力,义无返顾的将腐败分子拿下,把违纪违法案件办成“铁案”。近几年来,他参与了商州陈氏家族涉黑案件涉、原商洛市劳动力资源开发局局长马喜受贿案、柞水县人民政府原副县长陈绪忠受贿案、商州区委党校原校长田建平、商州区委办公室原主任阮绪义等十余起重大腐败案件,有力维护了党纪国法的威严。
全面深入推行政务公开。他亲自制定下发了《商洛市市级政务公开示范点标准》,组织在全市扎实开展政务公开示范点创建活动,组织对申报单位进行考核验收,两批共表彰命名57个市级政务公开示范点,通过示范点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我市政务公开工作整体水平大幅提高,2008年,全省政务工作及经验交流会议在我市召开,我市的政务公开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商洛市人民政府被省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省级政务公开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