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纪委的人下来少,现在几乎每周都有纪委干部到家里来了解情况,不出家门就能反映问题。”柞水县杏坪镇党台村贫困户罗行琴高兴地说。今年以来,柞水县纪委监察局把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作为工作重点来抓,采取“望闻问切”四诊齐下的方法,深挖细查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纪律保障。
“望”:跟全程,正风肃纪不停歇。以保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目标,突出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的扶贫、民政、社保等涉农资金管理使用部门以及包扶干部纪律作风的监督,先后开展了“抓党建转作风促脱贫”专项整治、脱贫攻坚干部集中整顿月、集中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等专项行动10余次,抽调扶贫、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干部50余人,成立了多个联合检查组,通过开展联合巡查、明察暗访等形式,采取核对票据账务、入户走访调查、全程跟踪监督等方法,全面开展梳理排查,发现问题线索及时核查目前,已开展巡查检查50余次,累计发现问题线索91件,通过高密度、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检查,以“零容忍”遏制“微”腐败。
“闻”:听民意,确保民利不护短。在县纪委设立了脱贫攻坚举报中心,在各镇办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中心加挂了镇办脱贫攻坚举报中心牌子,确定了专人受理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线索,开通了“12388”投诉举报电话、举报网站和“柞水清涟”微信平台,全面构建扶贫领域信访举报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方便了群众举报。加大对网络涉及惠民补贴和扶贫领域违纪问题舆情的监测,累计收集涉及扶贫领域违纪问题网络舆情13件、处置13件,不断深化实名举报奖励制度,设立了实名举报奖励资金,对实名举报优先办理、及时回复,对实名举报有功人员予以奖励,兑现40名奖励实名举报有功人员24600元,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提高了查办案件成案率。目前,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扶贫领域信访举报57件、初核56件,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问”:查症结,深挖细查不留白。坚持以群众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深入开展以“查项目、查资金、查作风,访民情民意、访重点对象、访工作实效”为内容的“三查三访”活动,组织开展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大排查活动,通过民情直通车、广场问政、设立举报箱、召开群众代表座谈会等形式,采取联合下访、交叉查访、随机暗访等方法,广泛收集民情民意,甄别问题线索。每季度开展一次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专题研判,围绕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方的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重点项目进行深入分析,定期邀请组织、人社、财政、审计、扶贫、发改、招商等部门召开扶贫领域信访举报工作研判会,聚焦问题重点,分析问题原因,提出对策建议,细化防范措施,全面堵塞漏洞,从源头上防治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生。 “切”:除病灶,严惩严处不手软。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反,对胆敢向扶贫等民生款物伸手的人和事严惩不贷、毫不手软。建立了直查直处办案制度,对发生在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由县纪委分管案件的副书记直接拿在手上,抽调精兵强将专案查处,对于批转镇办纪委和县纪委派驻纪检组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限期核实、限期查办,对于规定期限内未能完成的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敢碰硬的,由县纪委直接派出办案人员进行查处。实行了委局班子成员连片包抓制度,采取现场摸排、电话催办、发函督办、约谈促办等方式方法,加大对扶贫领域案件查办力度。认真贯彻《问责条例》,严格按照柞水县“两个责任”追究办法和“抓党建转作风促脱贫”责任追究办法,对发生在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按照“一岗双责”“一案双查”要求,实行责任倒查,确保发生在扶贫领域的问题得到快查快处。目前,全县已立案查办扶贫领域违纪案件32件,结案29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4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有力的震慑了腐败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