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深入学习贯彻新《条例》 >> 正文
坚决维护党章党规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发布时间:2016-04-13   来源:商南县纪委   作者:刘华

  近期,党中央在全党部署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通过学党章党规,引导广大党员牢记党规党纪,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崇高道德追求,养成纪律自觉,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作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必须按照中央要求,坚决维护党章党规,驰而不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第一,坚持挺纪在前,树牢纪律意识。“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人的纪律意识不会凭空而来,必须通过学习和锤炼才能形成。要紧扣“三个重点”,引导广大党员把铁的纪律融入到灵魂、血脉之中。一是学党章,守党规。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党的一切纪律规矩的总依据,也是党员言行举止必须遵循的总纲领。任何时候都要把学习党章摆在首位,作为党组织、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把党章要求贯穿到党内生活的全过程,形成尊崇党章、遵守党纪的好习惯。二是学《准则》,守高线。《准则》既面向全体党员,又突出“关键少数”,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线”。要教育全体党员深刻理解必须遵守的“四个坚持”,深刻理解党员领导干部必须遵循的“八项规范”,不断增强遵规守纪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三是学《条例》,守底线。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基础。《条例》为全体党员划出了不可逾越的“底线”,每一条都指向清晰、要求明确。要加大对《条例》的学习教育力度,让每一个党员时刻把党的纪律刻印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 

 第二,加大巡察力度,强化作风建设。不良作风积习很深,如果稍有松懈,就会反弹回潮、卷土重来。要抓好“三项工作”,锲而不舍推进干部作风建设。一是抓好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针对重点领域、重点对象、重点环节、重点时段,开展高频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督促检查,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处理越重的强烈信号。二是抓好纪律作风巡察。运用信访举报、明察暗访、巡察督查、经济责任审计、网络舆情监督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作风建设各项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顶风违纪的严肃查处、公开曝光,造成恶劣影响的追究相关领导责任。三是抓好“广场问政”。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主线,以解决干部不想干、不会干、不敢干、不实干“四个问题”和群众关心、社会关注、领导关切的热难点问题为重点,持续深化“广场问政”活动,着力打造作风建设新常态。 

 第三,保持高压态势,严惩腐败行为。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始终保持着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要做到“三个坚持”,严肃查办各种腐败案件,以实际成效彰显决心、赢得民心。一是坚持有案必查,有线必理。不论什么人、不论什么领域、不论涉及面有多广,只要搞了腐败,都要一查到底、坚决惩治,真正让搞腐败的付出代价、让想违纪的断了念想。二是坚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重点查办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干部,重点查办插手矿产资源、工程建设和土地出让、侵吞国有资产以及买官卖官、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案件,有一起查处一起,警示教育其他干部引以为戒。三是坚持重心下移,关注民生。落实镇(办)党委主体责任,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严肃查办一批“职级小但影响较大、金额小但性质恶劣、事情小但反映强烈”的“小官、小案、小事”,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第四,实践“四种形态”,从严管党治党。执纪监督“四种形态”凸显了我们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体现了惩治与预防、治标与治本的辩证统一关系。要做到“三个到位”,真正使管党治党严起来、紧起来、硬起来。一是把抓早抓小做到位。加大党纪条规和警示教育力度,引导和督促党员干部知纪守纪,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及时掌握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约谈、函询、诫勉谈话等方式提耳朵、扯袖子,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二是把纪律审查抓到位。正确处理“极极少数”与“绝大多数”、“小毛病”与“大问题”、“破纪”与“破法”、“轻处分”与“重处理”的关系,提升纪律审查效果。对行为已经破纪,但尚未铸成大错的干部,该处分的处分,该处理的处理,不能以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代替纪律处分,也不能等问题积累严重后再作处理。对严重违纪的,必须作出重处分和重大职务调整,让其深刻反省、改过自新。对纪律处分已达不到惩戒目的“极极少数”党员,要坚决追究法律责任,及时清除党内毒瘤,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三是把执纪方式转到位。转变执纪监督方式,把工作目标从“盯违法”向“盯违纪”转变,把处理方式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把工作重点从“惩处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转变,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者系商南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