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廉洁文化 >> 廉政文苑
商洛廉洁故事 | 李长庆:尽职尽责
发布时间:2025-06-03   来源:《商洛廉洁故事》     

李长庆(1963年9月—2017年4月),陕西山阳人,1986年1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先后在山阳县天桥镇、洛峪乡、中村镇、王阎镇工作。2017年4月兼任王阎镇口头坪村党支部书记。

2017年初春,54岁的李长庆主动请缨担任王阎镇口头坪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合并村情况复杂,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前任村支书因病辞职后,各项工作陷入停滞。看着被洪水冲毁的河堤和800亩尚未见效的油用牡丹基地,李长庆心急如焚。

“农业生产要长短结合!”在实地调研后,他立即组织干部群众在牡丹地套种土豆,并亲自联系种子、下地劳作。短短一周,基地焕发新生。为解决贫困户增收问题,他又借鉴邻村经验,筹划建设香菇基地。

征地过程中,村民们顾虑重重。李长庆挨家挨户走访,拍着胸脯保证:“基地一定要建起来,出了问题用我工资赔!”他四度登门,终以诚意打动群众。基地建成后,不仅当年见效,还解决了2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

汛期将至,被毁河堤修复刻不容缓。李长庆多次往返县镇争取项目,施工期间天天蹲守工地。镇领导心疼他刚做过心脏搭桥手术,他却说:“村上不能没有带头人,等找到合适人选我再退。”

担任村支书后,李长庆更拼了。他带着药瓶走村入户,常常一个月不回一次家。感冒发烧时总说“小病没事”;原定5月的体检,因贫困户核查工作一推再推。2017年4月24日,因连续三周忘我工作,他突发心脏病倒在了村委会会议室,生命永远定格在54岁。

整理遗物时,同事发现他办公室里整箱的方便面和塞满文件的挎包。30年乡镇工作生涯,李长庆始终保持着三个习惯:随身带笔记本记民情,办公室常备雨靴,车上永远放着草帽。这些物件,见证了一名基层干部对土地的深情。

“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生命践行承诺。”口头坪村的香菇如今已成支柱产业,新建的河堤守护着百亩良田,村民们总说:“这些都有老李的心血。”2018年,李长庆被追授“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的事迹在秦岭南麓广为传颂。

这位把“尽职尽责”写在扶贫日志扉页的共产党员,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何为廉洁——不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更是要把全部身心奉献给群众;不是喊在嘴上的口号,而是刻进生命的信仰。在商洛脱贫攻坚的丰碑上,李长庆这个名字,永远闪耀着初心的光芒。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