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来,丹凤县纪委以贯彻落实全市纪检监察工作“五个五”长效机制为引领,坚持“五个突出”,强化执纪监督问责,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
突出“五大环节”,实现“两个责任”落实纵深化。紧盯“明责、履责、督责、追责、考责”五大环节,突出督查问责、台账履责、动态监管,构建“闭环式”责任落实链条。制定“两个责任”清单,明晰各级党政班子集体6大项30小项责任、班子主要负责人13项、班子成员12项共性责任,为全县600余名科级干部配备《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纪实手册》,实行逐月填写、全程纪实。落实“三位一体”推进机制,建立“责任、问题、整改”3本台账,推行农村(社区)“八项制度”,严格按照“一案三查”“一责双问”要求实施追责问责,构建了公示牌群众监督、网站公示栏社会监督、季度点评组织监督和半年、年度考评监督四级监督网络,形成了管理完备、监督有力的责任体系。强化责任追究,对2016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不力的2个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实施党内问责66人,实施领导干部问责4人,
突出“五项措施”,实现作风建设长效化。强化“年初整顿、节点检查、明察暗访、通报曝光、年终考核”五项措施,紧盯时间节点,突出督查曝光,构建正风肃纪长效机制。制定《丹凤县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开通“丹凤纪检”微信公众平台,强化廉政教育宣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筑牢抵制不良作风的“防火墙”。修改完善《丹凤县加强对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办法》,制定全县《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实施意见》,对教育整顿、常态巡察、节点检查、通报曝光、追责问责等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制定了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初步形成“宣传教育强引领、年初整顿总动员、节点检查全覆盖、常态巡查强震慑、通报曝光严问责”的作风建设新格局。
突出“五个到位”,实现监督执纪规范化。确保“信访举报归口受理、线索处置集体研判、‘四种形态’规范运用、审查程序规范管理、安全责任问责追究”五个到位,构建执纪审查管理长效机制。修订完善线索收集处置、集体研判、安全管理等制度,制定了《执纪审查工作流程》及《践行“四种形态”实施意见》,加强执纪审查过程监督。在深化镇(街道)协作区制度成功经验基础上,探索推行各派驻机构执纪审查协作制度。制定下发《县直部门纪检监察机构推行执纪审查协作制度的实施意见》,将28个县直部门纪检组划分为6个执纪审查协作区,同步建立“区内协作、区外协作、区室协作”三种协作模式,整合了资源,解决了力量分散、监督乏力等突出问题。今年1−8月,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初核问题线索330件,立案135件,结案96件,处分95人。其中查处扶贫领域违纪案件77件,处分50人。运用“四种形态”处置357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260人次,第二种形态83人次,第三种形态13人,第四种形态1人。
突出“五项重点”,实现政治巡察常态化。紧扣“任期全覆盖、市县大联动、问题限期改、线索即办结、巡察回头看”五项重点,突出问题导向和巡察成效,构建巡察工作长效机制。突出政治定位,修改完善《丹凤县巡察工作实施方案》和《巡察工作制度》,成立了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和巡察办公室,建立巡察工作人才库,制定了《巡视巡察问题线索管理办理办法》及《巡视巡察问题整改办法》,采取编发“工作研究”资料和集中辅导培训等方式,提升巡察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全县首轮6个巡察组进驻1个街道党委和7个县直部门,发现共性问题138件,其中党的领导作用方面30件,党的建设方面36件,从严治党方面33件,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20件,其他方面19件。发现问题线索是45件,已全部移交相关部门调查处理。
突出“五个推进”,实现队伍建设科学化。助力“教育培训、实践锻炼、述责述廉、鼓励激励、动态管理”五个推进,构建纪检干部管理长效机制。结合“四条例、两准则、一规则”学习贯彻,修订完善《县纪委中心学习组学习》、《机关支部学习教育》等相关制度,深入开展“讲看齐、我先行、做表率”主题实践活动以及相关业务技能竞赛活动,唱响“从我做起、看我行动、勇创一流”主旋律。持续深化“跟班学习”、实践锻炼等制度,不断提升监督执纪水平。目前已选派干部参与中纪委执纪审查1人、省纪委跟班学习1人,镇办干部到纪委机关锻炼4人。制定《丹凤县纪检监察系统“三项机制”实施细则》,建立《派驻机构负责人述责述廉和纪委委员常态履职》制度,逐步形成“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推动实现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科学化、正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