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丹凤县纪委紧扣反腐倡廉主题,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主业,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宣传方式,整合教育资源,搭建阵地平台,全方位、深层次、多举措开展党风廉政宣传工作,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品牌。
聚准焦,围绕中心强化宣传
坚持稳定鼓劲、正面为主的原则,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聚焦主业,主动发声,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工作,进一步唱响反腐倡廉主旋律。
加强阵地建设。完成县纪检监察网站升级改版,门户网站的新闻传播功能进一步优化。发挥县纪检监察网站宣传主阵地作用,开设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栏,及时转载发布权威信息和工作动态,累计更新发布要闻信息和动态消息500余条次,网站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加大宣传力度。紧紧围绕中省市县纪委全会新部署、全县反腐倡廉工作新思路,大力宣传主业主责工作进展和成效。先后在《秦风网》、《商洛纪检监察网》等网站发表信息稿件150余条,在《商洛日报》等主流报刊发表稿件55篇。我县在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中推行“廉心卡”的经验,接受中纪委网站及《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集中采访。
策划主题宣传。紧紧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市县重大活动和阶段性工作部署,采取开设网站专栏、电视专题等方式,精心组织策划主题宣传。先后在全系统开展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党的十九大精神等系列学习宣传活动,联合县电视台、广播电台组织开展了学习《准则》和《条例》等主题宣传。累计发布(播出)动态消息200余条次,制作电视专题片2部。
强化舆论引导。建立涉腐涉纪舆情搜集、报送、研判、处置工作制度,落实重大舆情及时报告制度,及时妥善处置涉腐涉纪突发舆情,加强舆论引导工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先后编发《反腐倡廉舆情信息》9期,组织撰写网络评论25篇。县纪委宣传部干部璩宏伟被评为2016年度全省优秀网络评论员。
改方式,严明纪律强化教育
紧紧围绕构建“不想腐”的思想防范机制,深入开展面向全体党员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廉洁自律和纪律作风教育,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突出重点分类施教,不断增强廉政教育针对性。抓住重要时间和关键节点,坚持开展提醒教育。分层次举办“家庭助廉”座谈会14场次,累计编发“廉政短信”30期2万余条次。抓住关键少数,强化纪律规矩教育,发放《问责条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等业务学习资料2000余册;抓住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发放市县两级《警示教育案例选编》4600本,赠送《打铁还需自身硬》等教育光碟50多盘,围绕《忏悔录选编》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近百场次。建立健全通报曝光机制,先后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2期46人,发布案件信息35起36人,形成强大震慑。
创新载体搭建平台,实现廉政教育方式多元化。坚持定期编发《廉文荐读》、《党风廉政教育资料》等学习资料。开通了“丹凤纪检”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消息35期216条。在县电视台开设“廉政之声”电视专栏,开展党纪条规解读,播放廉政公益广告,开办廉政专题访谈。
完善制度强化保障,推动廉政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全面推行“一把手”讲廉政党课制度,全县各级党政“一把手”累计讲廉政党课130余场次。县纪委吴书记先后带头讲廉政主题党课4场次。深化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制度,编印《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学习读本》,先后实施任前考廉3批37人次。
抓文化,全力培育廉洁风尚
充分发挥文化熏陶、引领作用,坚持把廉政文化渗透到从政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各个层面,深入推进面向全社会的廉政文化建设。
加强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巩固提升王柏栋烈士故居、庾家河红二十五军战斗遗址2个廉政教育基地建设、竹林关桃花谷景区、棣花文化旅游区2个廉政文化基地功能,扩大教育承载力。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创建各类型廉政文化示范点60个。
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一一三三”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完成竹林关镇、铁峪铺镇廉政文化示范镇建设;完成竹林关镇丹水社区、棣花镇万湾村廉政文化示范村建设和龙驹寨街道河间社区廉政文化进家庭示范点建设。在县城迎宾大道古城岭段建成近百平米的大型户外广告。
开展廉政文化作品创作活动。在全县开展优秀家规家训征集活动,对3条具有代表性的家风家训编印成册。开展“我的家风家教”故事有奖征文活动,先后征集文章130多篇,目前已完成评奖。拍摄完成《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悔恨》等2部廉洁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