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纪委监委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教育、医疗机构、民政救助、房地产、欺诈骗保、涉法涉诉、涉企收费、生态环保、停车收费九个领域开展专项整治,以强有力的行动,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作风建设落地见效。
精准安排部署,强化专班推进。建立“室组地”联动监督、联合办案机制,由纪检监察室牵头,成立工作专班,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重点难点,找准小切口,专班推进施治。聚焦房地产领域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移民搬迁房等申报审批环节、违规套取等不正之风强化监督检查;聚焦民政救助领域低保、临时救助等审批发放环节,违规套取挪用、急难救助不到位等问题强化监督检查;聚焦医疗卫生领域基层卫生室违规套取合疗资金、医疗机构过度用药等问题强化监督检查,着力发现和整治“九个领域”存在的作风顽疾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聚焦重点领域,强化综合施治。停车收费领域,采取划片网格化排查方式,对收费标准公示不规范的2个景区和4个小区及时督促立行立改。县城管局引入市场化经营模式,盘活市政公共资源,启动主城区收费。生态环保领域,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积极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推行建设环评豁免和告知承诺制,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开展网上受理服务。民政救助领域,持续推广运用“e救助”微信公众号,开展社会救助“掌上办”服务,方便困难群众申办、查询相关救助业务。下放低保、特困供养审核权限,清退不符合条件低保对象。医疗卫生领域,集中开展整治索要和收受“红包”、回扣专项行动,对74家医疗机构进行专项督查。
从严执纪问责,强化警示震慑。全面梳理信访举报、监督检查、专项巡察等群众反映集中、突出的问题,从重筛选问题线索,及时处置办理。对高龄补贴、优抚补贴审核不严、违规虚报冒领临时救助金的村干部予以立案;对帮助不符合条件群众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的村干部予以党纪立案;结合秦岭“五乱”整治,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予以立案查处;查处卫生院职工私自开展诊疗活动违纪问题,给予其政务记过处分;对市医保局飞行检查存在违规收取资金的相关医院科室负责予以政务警告处分,强化警示震慑作用。
坚持长效常治,强化建章立制。严格落实“3+2”工作机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转变作风,巩固整治成果。社保领域,制定完善失业保险费风险管理等12项制度,加强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和监管。教育领域,制定完善科教体系统转作风树形象十条规定、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十条举措等制度7项,以作风转变促进育人环境大提升。涉法涉诉领域,制定完善执行案件办理和时限节点管理的规定、涉法涉诉案件线索办理制度等4项,规范执行工作立案、办理及执行案卷管理与归档工作。房地产领域,制定关于历史遗留国有土地使用权解决办法、政策福利房登记建议等5项,化解不动产办证难问题。
专项整治以来,全县九个领域共查处问题线索87件,立案68件,结案4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8人,印发工作通报1期、典型案例通报1期3起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