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盒降压药1.98元,你的医保卡能报销,我给你直接报销就行。”近日,在丹凤县花瓶子镇油坊坪村卫生室,村医代平祥将一盒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递给黄大爷时叮嘱道。这盒平价药的背后,是丹凤县纪委监委以精准监督破解群众“购药贵、购药远”难题的生动实践。
此前,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医保局在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社情民意调查和满意度测评时,部分群众反映购药贵、购药远等问题。县纪委监委将其列入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推动医保部门精准发力,一场集采药品进医院、进药店、进村卫生室“三进”活动就此展开。
丹凤县创新构建“二级医院带一级医院、一级医院带村卫生室”的三级联动体系,全县25家公立医院、基层卫生院率先行动,严格按照国省中标集采药品目录,结合医院日常用药实际,在陕西省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系统选药后,统一上报县医局备案,为集采药品在县域内的流通筑牢了“主渠道”。
针对偏远乡镇购药不便、药品易短缺问题,县纪委监委督促医保部门推行“以镇代村”集中采购模式,由村医结合本村实际选药,每月向镇卫生院报送采购计划,再由镇卫生院统一代采。同时,督促集采药品供应企业按时配送,确保全县369家村卫生室准时收到集采药品。
在激活零售药店参与度方面,丹凤县将“三进”落实情况与医保服务协议签订挂钩,只有集采达标单位方可签约,充分调动药店积极性。“7月份又新增5家设立集采药品专柜的零售药店,目前全县已有85家零售药店参与。”县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县纪委监委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定期抽查,督促药店明码标价,确保价格透明。
让群众懂政策、得实惠,宣传解读是关键。县医保局组织业务骨干下沉12个镇(街道),开展专题培训20场次,360余名镇村工作人员化身“宣传员”,通过张贴海报、发放资料、走村入户讲解等方式,普及政策利好。此外,县纪委监委还督促医疗机构在醒目位置设置咨询台,零售药店在店外张贴“集采药品‘三进’参与单位”标识,方便群众识别选购、随时咨询,让群众不仅用得起药,更能用好药。
截至目前,全县各医药机构集采药品达545种,采购率超95%,预计每年为群众减轻购药负担1900余万元。“我们将持续深化‘监督的再监督’,紧盯集采药品落地全流程,以有力监督让惠民政策落地落实,让群众可感可及。”丹凤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