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集体资金很透明,在‘陕农经’微信小程序能实时看到每一笔收支,心里很踏实。”近日,丹凤县商镇王塬村村民刘大姐的感叹,道出了该县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带来的新变化。
今年以来,丹凤县纪委监委聚焦农村(社区)集体资产经营、资金使用、资源交易等关键环节,开展靶向监督,推动“三资”管理规范有序,切实守好村民“钱袋子”。
为摸清农村集体“家底”,县纪委监委督促农业农村局联合审计、财政等部门组建专项工作组,以“陕农经”平台数据为基础,采取账目比对、资金追踪、实地核查等方式,对全县158个村(社区)开展专项清查。截至目前,已规范各类合同2036份,追缴分红欠款373.95万元,收回集体经济本金60万元。
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县纪委监委坚持办案开路,聚焦“三资”领域套取侵占、违规出借、暗箱操作等突出问题,采取领导包案、重点交办等方式集中攻坚。共处置问题线索1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5人,收缴违纪违法资金3.44万元。
针对案件暴露出的制度漏洞和管理短板,县纪委监委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在抓好问题整改的同时,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推动农业农村部门修订完善《丹凤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试行)》等3项制度。同时,全面推广“陕农经”数字化监管平台,实现资产资源、合同管理、资金支付等全流程线上管控,让“三资”管理在阳光下运行。
农村集体“三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管好用好“三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农村发展稳定。“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重点环节,持续深化协同联动、靶向施策,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切实守好集体钱袋子,以监督成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丹凤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