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丹凤县纪委聚焦脱贫攻坚工作,持续强化教育引导、加大线索摸排、严肃追责问责、通报曝光,以监督执纪问责实效助力“脱贫攻坚战”。止目前,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问题线索47件,初核45件,立案36件,谈话函询4件次,处分21人。
强化教育引导,营造强大声势。加强纪律教育,及时出台《丹凤县县级领导干部脱贫攻坚“十带头”》《丹凤县脱贫攻坚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十坚持”》《丹凤县脱贫攻坚工作“十严禁”》等纪律规定,为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职工划出“纪律红线”,确保脱贫政策落到实处。依托微信公众号、短信群发平台等媒体向各级领导干部及村三委会负责人发送脱贫攻坚相关廉政短信20期1500余条。在全县组织开展“严肃脱贫攻坚工作纪律”主题承诺活动,县镇村三级万余名党员干部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要求各单位及时召开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学习先进典型、剖析存在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加大整改力度,牢固树立纪律规矩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强化协调联动,广泛摸排线索。充分发挥信访主渠道作用,建立来信、来访、来电、网络、举报箱“五位一体”举报平台,在县镇成立脱贫攻坚举报中心,落实专人24小时值守,并实行有奖举报。在12个镇(办)、155个村(社区)设立举报箱,印发《关于受理扶贫领域涉嫌违纪违规问题信访举报的公告》份,明确举报内容,公布举报方式,在县内各大政府网站和县广播电视台进行连续播放和广泛宣传,提高群众对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信访举报工作的知晓率,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县纪委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与检察、公安、审计、财政、扶贫等部门协作配合,健全完善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办案等工作机制,充分运用明察暗访、专项巡查、协作区办案、网络舆情监督、经济责任审计等方式,多渠道收集案源线索。
强化监督检查,倒逼责任落实。抽调镇(街道)纪委书记和部分纪(工)委书记、纪检组长成立10个监督检查组,随机深入各镇(街道办)、“八个一批”脱贫攻坚牵头部门部门、村组(社区)和农户家中,重点对数据清洗、贫困户识别、扶贫资金监管、第一书记在岗情况等突出问题进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线索18件,下发问题整改通知书30份,立案处理6人。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优先受理查处,综合运用监督执纪问责“四种形态”,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对违反脱贫攻坚工作纪律行为不制止、不查处,或者制止、查处不力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倒逼责任落实。
强化追责问责,形成警示震慑。坚持把查处扶贫领域的违规违纪问题作为纪律审查的重点,紧盯基层干部以权谋私、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扶贫领域专项资金以及在贫困户精准识别中不负责任、弄虚作假、优亲厚友、滥用职权、不严不实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加大公开通报曝光力度。今年以来,先后印发脱贫攻坚工作专题通报5期,警示约谈9人;印发典型案例通报3期,通报10人,有效发挥教育震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