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在开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中,采取“三减一廉”,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以政府权力“减法”换取市场活力“加法”,着力激发市场内生动力,为群众办事打通“最后一公里”,大力提升行政效能。
据悉,该县采取的“三减一廉”为:精减“职权”。加强对行政职权研究,进一步梳理审批申请项目,减少行政职权项目。精减“环节”。在固定资产投资上,改变原来每个项目都必须节能审查的状况。依据《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的通知》规定,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不满1000吨标准煤,且年电力消费量不满500万千瓦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及用能工艺简单、节能潜力小的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按照相关节能标准、规范建设,不再单独进行节能审查。精减“时限”。项目申请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审批类、核准类办理时限进一步缩短,备案类办理时限提速。
廉洁审批。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到审批权限的各个环节,专项整治“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庸懒怠扯”、“吃拿卡要”等行为,使问责形成制度、成为常态。并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签订《目标责任书》、《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承诺书》和通过“重点单位重点岗位工作人员“转作风提效能廉洁履职”集体提醒谈话会”等形式,提醒、警示、纠正党员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防范岗位风险,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做到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