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商南县在超常规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中,先后查处村级组织集体“三资”管理方面违纪违法案件61件,处分44人。通过分析发现,村级组织集体“三资”管理责任虚化弱化、监管流于形式是根本原因。对此,县纪委监委推动建立“五责协同”监管机制,压实镇(街)党委政府、职能部门、镇(街)纪委、村极组织各方责任,聚力守护好农村集体“家底”。
推动“五抓实”,压实镇(街)党委政府主体责任。镇(街)党委、政府对村集体“三资”管理既有全面领导责任,又承担常态化管理、监督、检查责任,直接关系“三资”管理运行水平。商南县以健全监管机制为核心、以岗位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加强规范管理为重点,推动抓实研究安排,专题召开党委会,分析研究、协调解决问题;抓实业务培训,每季度组织站所、村(社区)负责人开展培训,提高履职能力;抓实排查整改,每半年结合专项监督、审计等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抓实警示教育,针对突出问题和典型案件,定期开展警示教育、提醒谈话;抓实制度建设,聚焦风险隐患,及时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今年以来,10个镇(街)党委政府累计召开专题安排、培训、警示教育、约谈等会议53次,清查登记集体经营性资产773个,涉及金额5.35亿元,推动整改合同不规范、记账不及时等问题6329个。
强化“五监督”,压实镇(街)纪委专责监督责任。镇(街)纪委作为最基层的监督专责机关,处于村“三资”监督执纪“最前线”。商南县聚焦“三资”管理使用关键环节,推动镇(街)一体履行监督、办案职责。强化日常监督,紧盯资金使用各环节,及时纳入监督清单,精准化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强化“小切口”治理,结合辖区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重点村”开展治理;强化线索处置,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及时处置有关问题线索,回应群众关切;强化案件查办,保持严的基调,坚决查处“蝇贪蚁腐”,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强化问题整治,督促案发单位以案为鉴,举一反三,推动系统治理。如,清油河镇纪委结合监督检查情况,开展“扶贫互助资金”整治,查处村(社区)将互助资金出借银行帮助完成揽储任务问题3件3人,涉及359.6万元集体资金,有效保障“三资”安全。
健全“五规范”,压实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农业农村、财政等职能部门负责农村“三资”的审批、划拨、监管,充当着“大管家”作用。商南县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督促职能部门构建归属清晰、职能完善、流转顺畅、管理科学的产权制度和运营机制,规范制度机制,深入镇村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分类指导健全完善制度机制;规范预审备案,以“陕农经”平台为抓手,指导镇村规范财务预决算等重大事项实施备案;规范账目管理,组织开展村组账务专项业务培训,全面实现财务资金线上审批、线上支付;规范流程监管,聚焦“三资”收益分配、日常监管等开展排查整治,规范关键流程;规范问题处置,每年开展清产核资,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三资”问题进行重点审计,及时移交相关问题线索。截至目前,相关部门健全完善《互助协会收益分配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12个,推动26个村(社区)开通银农直付账户,41个村级互助资金由金融机构代管,打造3个规范管理“样板村”。
推进“五落实”,压实村级组织直接责任。村(社区)党支部、村(居)委会直接负责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的分配、使用、管理,是“三资”的管理主体。商南县坚持民主、公开、成员受益的原则,压实村(社区)工作责任,维护村集体和村民利益。落实分析研判,每半年召开1次分析研判会,分析“三资”管理使用情况,研判解决存在问题;落实民主决策,坚持“三资”管理集体会商、民主决策制度,定期公开“三资”管理事项;落实主动报告,及时对集体资产变动、经济收益等开展自查核查,主动向镇(街)报告动态变化情况;落实民主监督,每季度研究村级监督情况,及时收集反馈群众意见建议;落实考核评议,将“三资”管理使用情况纳入党支部书记年度述职和组织生活会剖析内容,接受党员评议监督。今年以来,全县128个村(社区)累积排查梳理村级资产2863宗,产业项目835个,农村集体经济合同7494份,涉及金额5.58亿元,督促企业兑现集体经济分红374万元,追缴合同欠款350.1万元。
提醒“五及时”,压实村级监委会日常监督责任。村(社区)监委会负责对村财务管理、村干部履职等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是“三资”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商南县坚持把资金资产资源安全作为村(社区)监委会履职的重点,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及时收集民意,每季度召开民情分析会,收集群众关于“三资”管理的意见建议和具体诉求;及时提出建议,定期参加集体“三资”管理会议,每半年汇报监督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整理汇总日常监督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定期向村(居)民代表会议报告监督处置情况;及时提醒纠正,针对“三资”管理中干部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问题,及时向村(社区)党支部反映并督促纠正;及时跟进监督,对“三资”管理中的重大事项跟进开展监督,重要情况及时报镇(街)党委、纪委。近期,结合加强基层监督有关要求,将全县符合条件的119个村级党组织纪检委员明确为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督促解决“三资”管理问题71个,化解“三资”纠纷48件,推动村级纪检力量有效参与基层党务、村务、财务等各项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