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县区动态 >> 商南
商南:“五步教学法” 创办“流动廉政大讲堂”
发布时间:2017-05-09   来源:商南县纪委   作者:许启堂

  为了进一步强化对全县各级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今年以来,县纪委及早着手研究安排干部廉政教育工作,创新开办“流动廉政大讲堂”活动,采取送教上门、菜单选修等方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现廉政教育全覆盖,受到广大党员干部的一致好评。  

培养授课人员,建立“课题储备库”。  围绕政治觉悟高、素质过硬、基本功扎实目标,县纪委从县委党校、县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审计局、财政局等部门选取专业型、业务型人员,担任县党员干部廉政教育授课教师,县纪委根据授课人员业务实际,圈定授课范围和基本内容,每人主攻3至5个廉政教育课题,作为廉政教育授课内容,建立“课题储备库”,并实行及时更新,做到与时俱进,常讲常新。  

灵活授课方式,采取“送教上门”。  为进一步扩大教育覆盖面,县纪委将全县10个镇办110个县直部门单位进行分门别类,镇办实行流动授课“送教上门”,将听课对象扩大到镇办全体干部和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监委会主任;对县直教育、卫生、财政、住建、农业、交通、发改等人数较多的系统实行流动授课“送教上门”,听课对象扩大到机关全体干部、下属单位负责人和股室长。  

注重缺啥补啥,实行“菜单式”点课。  各镇办和县直部门可以根据本单位或系统干部思想现状,及时与县纪委进行沟通,在课题储备库中选取授课内容,由县纪委统筹安排授课人员进行授课,确保各级干部“薄弱学科”能够得到及时补课。  

紧盯听课对象,注重“因材施教”。  县纪委根据各镇办实际情况,尤其是县直部门系统的行业性实际,要求授课人员要紧盯听课人员系统易发腐败的岗位和工作环节,做到有针对性讲授,并进行必要的课堂互动,做到在学习中受警示受教育,增强授课实效性。  

 必修 选修,“大讲堂 学分制”管理。  实行镇办县直单位既定授课内容和全年举办的依法行政、党纪党规等专题教育为必修课程,若因故未按时参加应该及时向县纪委报备,可参加县纪委年底举办的补课班完成,个人根据实际选修1至2门专业技能或相关课程内容;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实行年修不低于80学分要求,实行听课登记、现场赋分、年终考核,将干部学习情况纳入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年度考核内容进行考核,并进行专题通报。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