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安县纪检监察机关和相关职能部门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积极探索创新涉农惠农资金监管的新方法、新途径,实现涉农惠农资金管理规范化、公开信息化、运行阳光化,最大限度发挥群众相互监督作用,全力保障惠农补贴资金安全、规范、快捷、高效运行。
“惠农卡”瘦身“一卡通”。在县财政局成立惠民补贴发放中心,调配2名干部具体负责全县惠农资金发放工作。针对强农惠农政策来源、发放渠道“政出多门”问题,镇安县深入调研、统筹协调,将“惠农卡”数量由最初的“一叠卡”瘦身为“一张卡”,同时,在服务项目上由最初的粮食综合直补等3项补贴内容扩容至目前的25项补贴内容,实现了教育、民政、卫计、扶贫、残疾等部门惠民补贴项目全覆盖。
“一信通”做实“三公开”。自2016年起,镇安县纪委牵头实施“阳光村务工程”,要求各村(社区)将党务、事务、财务必须公开,在利用专栏、会议、文件、广播等传统公开形式的基础上,创新利用新媒体公开村务,联合电信部门为各镇办搭建“阳光村务一信通”信息发布平台,以村为单位建立村务公开信息群,录入群众手机号码,凡涉及惠农补贴和需要公开的事项,由镇、村审核后,以短信的方式一站式发送至相关村民,让群众第一时间能够掌握自己惠农补贴发放情况和村务管理情况,有力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源头上预防违纪违法违规问题发生。截至目前,“阳光村务一信通”试点村(社区)31个,各试点村录入群众电话号码占总户数的80%以上,累计发送信息2.6万余条,全县纪检监察机关累计对8起村务公开不规范问题的责任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廉心卡”织密“监督网”。为进一步实现精准监督,彻底解决基层惠农资金监管难的顽疾,从2016年开始,镇安县纪委在健全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监督举报网络的同时,采取举报箱到村、“廉心卡”到户的办法,在全县15个镇办、154个村(社区)设立“投诉举报箱”169个,零距离接受群众反映问题。先后发放监督举报“廉心卡”2.35万余张,向全县所有贫困户公布县、镇纪委分片联系领导手机号码,全方位接受群众的投诉举报,确保惠农资金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无处遁形。2016年以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累计查处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和扶贫领域问题96件14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7件63人,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置39件85人。(陈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