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县区动态 >> 镇安
镇安:巧打“组合拳”助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7-06-21   来源:镇安县纪委   作者:刘婷

      5个巡察组进驻6个镇(办)、部门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2个调查组进入2个镇开展纪律审查,3个督查组深入15个镇办154个行政村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查……,连日来,镇安县纪委监察局连续推出“大动作”,打出“组合拳”,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方位”督促保障。这是镇安县纪委监察局用纪律“铁拳”为精准脱贫护航的缩影。

     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察局“打好边鼓”推进“三个助力”、扶贫团和包抓村精准脱贫工作,“擂响战鼓”贴近全县脱贫攻坚的明察暗访和督促检查,“敲响警钟”跟进审查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主动融入精准脱贫攻坚大局,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开启了纪检监察机关助力精准脱贫的生动实践。

   敲响警钟:严查扶贫领域腐败问题

    2017年5月,镇安县纪委收到群众举报,反映木王镇米粮寺村在本次对象核查和数据清洗工作中 55户贫困户存在识别不精准的问题。该县纪委监察局立即组织力量深入调查,查明存在问题的55户贫困户中有7户农户不符合贫困户识别标准。最终,木王镇党委、政府和包抓单位县旅游局被通报批评,对班子集体实施集体约谈,并责令其向县委、县政府做出深刻检查,相关责任人员也被问责。从查处的扶贫领域的这些案例来看,涉及的金额虽然不多,问题也不是很大,但其影响却不容小觑。这些问题如同“拦路虎”,制约扶贫政策和资金的精准到位,啃噬群众的获得感,甚至把“民心工程”变成“伤心工程”,把“雪中送炭”变成“雪上加霜”,挥霍群众对党的信任,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为了引导群众对扶贫领域问题精准监督,聚焦扶贫领域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形成高压态势,该县纪委建立了县、镇、村三级举报中心,通过网站、报纸、电视等媒体公开举报电话,在15个镇(办)、154个村(社区)分别设立169个投诉“举报箱”,实行一月一收集、一汇总、一研判,专人受理、台账管理、分类处置,对一经查实的信访举报问题,对举报人给予现金奖励并严格保密。同时加大查处力度,对中省市检查反馈、领导批示批办、媒体曝光、群众反映的相关问题线索快查快处,及时回复办理情况、回应社会关切,努力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清障助力、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11件次,查处扶贫领域重点案件11件,对存在的轻微性和苗头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诫勉谈话72人。

     擂响战鼓:保障扶贫政策安全落地

     “老刘,请问您知道村里的第一书记是谁吗?帮扶您的干部叫什么?听说过县里的帮扶政策吗?你对这次村里公示的贫困户有什么意见吗?”这是今年5月底,镇安县纪委督查组长李守平在达仁镇狮子口村困难户刘立军家,对照贫困户精准脱贫明白卡在实地督查的一幕。 “感谢督查组的及时提醒。督促我们真正沉下身子深入村里,扎实履行职责,认真进行数据清洗和精准识别,与村干部座谈研究制定帮扶措施,帮助村里贫困户早日脱贫。”面对督查组的询问,月河镇黄土岭村第一书记张建武道。今年以来,镇安县持续加大脱贫攻坚工作督查力度,县上成立了专项督查组,按照“三围绕、三督查”工作思路,坚持“严”字统领,突出问题导向,创新督查方式,加大问责力度,保证了中省市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实。为防止“走读”“应付性下乡”等现象,有效解决“出岗不出勤、出勤不出力、出力不尽力”等问题,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今年前5个月,该县共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查3轮,现场纠正问题127个,印发通报3期,点名道姓通报问题48个,实施诫勉谈话28人。通过督查,促使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担当“真扶贫”“扶真贫”。

    打好边鼓:帮扶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以前一年打工到家里,也就剩两万块钱左右,我妈妈我老婆还有孩子他们在家里的生活费,还有其他的开支,基本上到头来都是入不敷出,现如今,在县纪委监察局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联合其他两户村民,办起了肉兔养殖场,创办起了合作社,实现了致富梦,也带领4户乡亲脱了贫。”镇安县柴坪镇安坪村李从德高兴地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对于李从德来说,让家里摆脱贫困是件大事,但他也很苦恼,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致富路子。2014年,由镇安县纪委监察局组成的驻村帮扶工作队来到了村里,并提出要帮李从德家脱贫致富,于是,李从德选择了开办肉兔养殖场的项目。县扶贫局协调了15万元的贴息贷款作为肉兔养殖场的启动资金。由于帮扶有力,李从德和同伴也精心养殖,合作社当年就见到了效益,成员也由当初的几户增加到现在的20户。因为合作社社员大多是贫困户,去年镇安县扶贫局还给予了他们10万元的资金扶持。有了这笔资金,合作社的实力进一步壮大。目前,李从德他们的养兔专业合作社资产已经达到了50多万。 “要是没有县纪委明书记和包扶干部刘锋的帮助,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能从山顶上搬到大路边,还能住进砖混结构的新房子”住进新房的柴坪镇安坪村四组的张元凯哽咽地说。像这样干部主动攀穷亲的,镇安县纪委监察局一共有72对。按照一户一本资料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的要求,该县纪委监察局制作了《贫困户精准脱贫明白卡》,广泛接受监督。

     2015年全市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县纪委监察局挑起了帮扶柴坪镇安坪村的重担,派去了有5名成员组成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并结合安坪村实际,制定了帮扶工作方案,通过定目标、定措施、定步骤、定要求,有的放矢抓扶贫。经过多方协调,解决了五个村民小组163户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完成了产业路拓宽复修13公里,实施土坯房、石板房民居改造55户,完成农网改造2.3公里,协助安坪村成立了“三带四联”合作社,确保每年百分之八分红给贫困户。

     两年来,该县纪委监察局共投入60余万元用于安坪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针对贫困户家庭情况,帮扶工作队因户施策,积极落实扶贫政策,从教育、移民、产业、保障帮扶等层面倾力帮扶,促使贫困户逐步走上致富路。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