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县区动态 >> 镇安
【镇安】“五强化”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发布时间:2016-08-17   来源:镇安县纪委   作者:刘婷

   “打赢全县脱贫摘帽攻坚战役,必须将脱贫摘帽攻坚工作与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专项工作同步推进,两手抓,两手硬,发现一起,严查一起。”日前,镇安县纪委就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做出专题安排,以“五强化”推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让中央扶贫政策不带温差地落地,不折不扣地执行,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到基层,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强化线索排查。各级党政机关充分发挥信访举报发现问题线索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完善发现、收集扶贫领域违纪线索机制,全面落实“点名接访”等信访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信、访、网、电问题线索主渠道作用。注意收集巡察、审计、财政专项检查以及职能部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线索,高度关注新闻媒体反映曝光涉嫌违纪违规的问题。主动出击查找线索,深入村组一线,深入到群众身边,紧盯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着力发现违纪违规问题线索,全面拓展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来源。强化线索管理,对涉及扶贫领域违纪问题线索要集中管理,集体排查,严格按照五类方式处置。建立问题线索台帐,明确线索办理责任,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强化督查督办。县纪委根据群众举报对重点问题线索,及时向各镇和相关职能部门交办督办。以“县纪委每年选取1个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反映强烈的重点村(社区)进行直接查处;镇办纪委每年确定2个群众反映相对集中的村进行专项整治”的方式突出重点,严肃查处违规违纪的人和事。充分发挥“驻”的优势和“派”的权威,量化扶贫、财政、农业等职能部门纪检监察机构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要求每年查处相关问题1至2件,全面实现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零突破”。      

 强化纪律审查。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对问题较小、情节轻微的,通过约谈、诫勉谈话等方式进行教育提醒,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要坚持“一案双查”“一案三查”,对扶贫领域发生的重大腐败案件,在严肃处理当事人的同时,既要倒查追究党委、纪委是否履行了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也要倒查追究相关职能部门是否尽到了监管职责,严肃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强化社会监督。发挥和利用好社会监督作用,推行村(居)监委会“监督责任清单”,激发村级监委会职能作用。加强“阳光村务一信通”的运行,将扶贫领域相关村务及时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发送到群众手机上,让群众站上社会“监督哨”, 激发群众监督正能量。认真受理、妥善处理群众的检举、控告和申诉,及时受理,认真核查,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共同打好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攻坚战、持久战。    

   强化宣传教育。加大宣传力度,通过镇安县纪检监察网、“栗乡清风”微信公众平台及召开传统的村民大会、院落会的方式大力宣传党中央、中央纪委坚定不移推进扶贫领域正风反腐的坚定决心,不断凝聚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强大正能量。连续转发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例通报,面向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发放《商洛市警示教育案例选编》900余本,“以案明纪”,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促使那些仍抱有“侥幸”心理和“闯关”思想的干部自觉终止违规行为,及时、及早纠正错误,避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