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县纪委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执纪监督,在宣传教育、监督检查和查处问责三个环节上下功夫,加大扶贫领域执纪监督力度,严格把好精准扶贫廉政关,坚决遏制扶贫领域腐败现象发生。
强化宣传教育,打好预防针。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深入开展《党章》《准则》和《条例》的学习。要求全县挂包帮干部认真遵守 “六大纪律”等党纪党规,印发了《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成员及职责的通知》,明确 “十不准”,严明驻村工作纪律。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严实的作风助推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精准落实到位。同时,通过“栗乡清风”微信平台,加大对精准扶贫政策、纪律的宣传,让广大党员干部时刻注意防范扶贫领域的违纪违法风险,增强免疫力。
加强监督检查,把准问题脉。畅通举报渠道,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及时受理和办理精准扶贫工作信访举报件。实行台帐管理,优先受理实名举报,及时调查核实,限期办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确保精准扶贫扶真贫、真扶贫。根据群众举报对重点问题线索,及时向各镇和相关职能部门交办督办。充分发挥“驻”的优势和“派”的权威,量化扶贫、财政、农业等职能部门纪检监察机构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要求每年查处相关问题1至2件。同时,发挥和利用好社会监督作用,推行村(居)监委会“监督责任清单”,激发村级监委会职能作用。加强“阳光村务一信通”的运行,将扶贫领域相关村务及时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发送到群众手机上,让群众站上社会“监督哨”,激发群众监督正能量。认真受理、妥善处理群众的检举、控告和申诉,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共同打好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攻坚战、持久战。
严肃查处问责,树立高压线。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对问题较小、情节轻微的,通过约谈、诫勉谈话等方式进行教育提醒,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针对信访举报、专项检查中发现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和违纪违规行为,县纪委监察局一律做到“零容忍”,坚持快查严处和“一案三查”,并加大通报曝光力度,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形成震慑,通过高压严惩,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成为常态,为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目标如期实现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