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纪检监察信访举报作为案件线索的主渠道作用,镇安县纪委以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切入点,狠抓基础工作,规范程序流程,推动信访举报问题快速受理、快速解决,提高信访群众满意度。5年来,全县共受理来信来访电话网络举报650件次,分离业务外信访件10件,业务内640件均得到妥善处理。
畅通信访举报“入口关”与群众贴心。针对群众对信访举报渠道不清楚、信访流程不了解等情况,该县整合来信、来电、来访、网络等多渠道的受理平台。一是落实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5年来,全县共受理群众点名接访538次,办结率达到百分之百,方便群众与领导面对面的反映问题。二是落实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制度,在全县设立48个“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48个,开展下方活动6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群众现场询问30余次,让群众在家门口反映问题。三是开通了12388举报电话、12388网络举报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反映问题。四是在车站、广场等地设立信访举报箱4处,悬挂民情直通车信箱47个,方便不愿暴露身份的人员举报投诉。同时,厘清常见的纪检监察业务范围外信访事项的处理机关和反映渠道,让群众清楚找谁办理,少跑冤枉路。
严把信访举报“归口关”使群众放心。从制度着手规范管理,该县制定了《案件线索管理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认真落实归口管理制度,实施内网办信,确定专人负责录入举报人、被举报人信息和反映问题内容,由信访室统一受进行登记、编号、分类,做到“不错、不漏、不乱”,实行“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避免多头管理出现混乱或推诿扯皮。依法界定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受理范围,通过个人排查和集体研判,在厘清职责边界的基础上,抽丝剥茧,业务内外件分离处理。同时,积极探索推进纪检监察信访听证终结制度,实行阳光办信,确保公开透明努力做到让群众放心。
强化举报信件“督办关”让群众安心。加大对信访案件的跟踪督办力度,对一般的阅处件,采取“提醒式”督办,通过电话联系,询问情况,了解进度,督促尽快处理到位;对领导批示要结果件,逐一建立台账,采取“对账式”督办,定期于每月月底根据台账更新情况,与承办单位进行对账,核对调查处理情况,并记录在案;对久拖不决的信访件,采取“指导式”督办,由承办单位带着案卷到县纪委,由县纪委相关业务科室查阅案卷,对照反映的问题,进行全面核对,推动信访案件保质保量按期查结。同时,县纪委信访室随机抽取信访人进行回访,确保处理意见落地生根,让群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