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儿子即将结婚,我代表组织向你及家人表示祝贺,借此机会向你提醒,操办喜事很容易违规违纪,要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切从简办事,不要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镇安县纪委在接到一名科级领导干部白绍敏个人事项申报时对其进行了廉政谈话。
一番“简单”的谈话提醒,防止了违规违纪现象的产生。这背后正是镇安县各级党委(党组)用好监督执纪问责“第一种形态”的努力:立足“关心、爱护、提醒、挽救”党员干部,强调“防致病”理念,抓好三个“常态化”将“第一种形态”做细做深,避免出了问题要么不处理、要处理就“算总账”的弊端,筑起抓早抓小、拒腐防变的第一道堤坝。
常态化廉政谈话。本着“抓早抓小、教育为主、预防为先”的原则,通过约谈全面了解领导干部落实“两个责任”、执行廉洁自律规定、加强作风建设、重要节点等方面情况。将廉政谈话分为集体谈话和个别面谈,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的重要部门、关键岗位负责人除进行集体谈话外,还进行个别面谈。不断重申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提升纪律意识,打好廉洁从政“疫苗”。
“及时提醒谈话可以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进行制止,堵塞各个环节上的漏洞,避免了一些岗位上的廉政风险,实际上也是对干部职工的一种保护。”该县纪委常委马泽博说。
常态化警示教育。坚持将警示教育作为“突破口”,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分阶段、定主题高标准开展。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以案为镜,时时提醒, 使警示教育入眼、入脑、入心。通过举办警示教育专题讲座、发放《典型案例选编》、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旁听庭审现场、通报典型案例、集中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等形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思想上、行动上筑牢道德和法纪两道防线,推动惩戒成果向预防效果转化。
“案例是最好的教材,我们要坚持挺纪在前,践行好“第一种形态”,把警示教育作为预防腐败的前沿阵地,进一步增强警示效果、拓展教育模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时刻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免疫力。”该县纪委常委王年杰在调研廉政教育工作时说道。
常态化手机提醒。充分利用短信、微信平台覆盖面广、传播快捷等优势,掐准传统佳节前夕等时间节点,针对节日期间人情往来频密,易出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四风”问题情况,向全县党员干部发送廉政短信、廉政漫画,提醒大家自觉节假日更要遵守廉洁自律规定,严守“底线”,不越“红线”。
“通过手机,利用短信、微信宣传党规党纪、开展警示教育实现廉政教育无处不在、无‘微’不至,这正是我们今后廉政教育的努力方向.”该县纪委宣教室主任胡太庚这样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