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县区动态 >> 柞水
柞水既督又战防汛救灾一线用担当诠释忠诚
发布时间:2024-07-22   来源:柞水县纪委监委     

“哪里有险情,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纪检监察干部!”7月19日暴雨来袭,导致柞水县多条河流水位暴涨、山洪暴发,曹坪、红岩寺、瓦房口等镇道路冲毁、房屋受损、通信中断,柞水县灾情严重。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柞水县纪检监察干部闻“汛”而动,既督又战,一方面深入一线靠前指挥、靠前监督,压紧压实相关部门防汛抢险救灾主体责任,拧紧责任链;另一方面深入抗洪抢险一线,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起,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在急难险重的灾害面前勇当“逆行者”,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防汛一线,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冲上”

“没事,我个子大,有力气,再给我加十把手电筒……”20日早8时,曹坪镇纪委书记田波,背上20多公斤重的物资,带上镇上8名干部徒步挺进受灾严重的东沟村。鲜为人知的是,田波患甲状腺癌,上个月刚刚做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身体还处在恢复期。

东沟村位于曹坪镇西北部,村委会距离镇政府20多公里。通往东沟村的道路全部冲毁,沿途倾倒的房屋、醒目的滑坡、横倒的树木、裸露的石头,无不提醒着大家这里刚刚发生过的惊涛骇浪。进村的许多道路被山体滑坡掩埋,担心出现二次滑坡风险,田波只有带领大家绕开滑坡路段,爬山绕行。一路上穿过断路、趟过洪水、跨过泥堆、登山攀岩,历经5个多小时,才来到村里。看到队员们一个个被树枝石头划出的血痕和满身的泥泞,村支书雷定贵激动地半天说不出话来——“这下村子有救了”。

了解到村里无人伤亡的情况后,他松了一口气,赶紧查看受灾群众安置情况,督促村上进一步细化方案,做好后续各项保障工作。将村民们紧急需要的物资一一记下,又背上背包,踏上了返程的路途。他要将这里的信息第一时间反馈给镇上,给大家报个平安。

“电什么时候能通啊,我父亲的制氧机无法供氧,这一时半会回不去,这可怎么办呀……”电话里,在外务工的红岩寺镇红安村六组村民刘忠平焦急的询问着家乡的情况。刘忠平的父亲刘本金因患尘肺病经常出现窒息性缺氧,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引发停电,平时维持生命的制氧机停止了运转,生命危在旦夕。红岩寺镇纪委书记张春民,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带上镇卫生院陈玉虎和何乾隆两名医生紧急赶赴村里,可是中途道路中断,车子被堵在了半路,张春民劝返了随行的两名医生,只身一人,翻山两个多小时送去了两大袋氧气。看着刘本金乌青的脸庞慢慢泛起了血色,刘本金老伴拉着张春民的手说,“这是你给老头子捡回了一条命啊”。

目前,柞水全县12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冲锋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险工险段边、物资发放点、群众安置区,他们默默坚守,忠诚履职,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演绎着纪检监察人的温情与正义。

受灾一线,物资发放必须“跟上”

“这些捐赠的物资是受灾群众的救命粮,每一份爱心都是信心和力量,我们宁可少吃一口饭,少睡一会觉,多跑几趟腿,多说几句话,坚决不能让每一份爱心‘寒心’”。曹坪镇纪检监察干部梁筱提醒着物资发放组的各个成员。

越是危急时刻,越要严明纪律。繁忙的时候,曹坪镇的物资收发小组一天要接收20多辆大车物资。然后用皮卡小货车运送给各个受灾村,每天60多次转运,从早上6点要忙到凌晨,最晚的一次忙到了凌晨4点。物资发放组的负责人余彩莉和梁筱她们对捐赠来的每一批物资都认真进行清点、核对,检查捐赠物品的型号、数量、来源和有效期等,填写物资入库单,做到谁接收、谁负责、谁签字。为了保证把物资精准发放到群众手中,梁筱督促物资收发小组及时建立了发放和运送台账,由镇干部跟车押送物资,确保第一时间把物资安全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运送完一天的物资,梁筱和同事们,拿着受灾群众名单,一一比对核查,看物资是否做到了精准发放。梁筱说“我们每一次的颠簸奔赴,都很值得,只有我们工作细致一点,才能保证每一名受灾群众吃上热乎饭,喝上干净水,住到安置点”。

“你在这安心住着。发放的物资你收到了没有?现在生活有啥困难,吃的、换洗的衣服有没有……”瓦房口镇纪委书记霍杰详细记录着汪武近期的生活情况。瓦房口镇大河村三组汪武家里的三层小楼,在19日的洪灾中被冲毁殆尽。村里第一时间协调,将村里集中搬迁点的空置房屋,供其全家安置居住生活,并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急需物资。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纪检监察干部一直牵挂于心。霍杰牵头组建了专项监督组,到全镇1社区7个村20多个沟沟岔岔走访了解救灾物资发放情况,严防滞留、截留、虚报冒领等问题,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目前,救灾物资已全部送达受灾严重的村组和困难群众手中,我们坚持发放全过程监督,确保物资发放精准到位。”瓦房口镇纪委书记霍杰同志介绍。

“这批救灾资金一定要用好用实,按照受毁严重程度科学分配,资金落地后要专款专用。”7月26日,柞水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围绕救灾资金分配使用等内容,督促镇办负责同志。为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柞水县纪委监委加强与县应急管理局沟通协调,建立救灾款物监管监督联动机制。督促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职能股室制定使用管理措施,并对救灾款物的分配研究、切块下达等重点环节进行全链条监督。赶赴受灾严重的曹坪镇和红岩寺镇等地进行救灾资金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后,县纪委监委派驻县政府办纪检监察组组长孟磊说:“我们采取了‘双随机’抽查和联合检查等方式,通过现场督查、个别谈话、调阅资料,紧盯侵占、挪用及履职不到位等问题,保障救灾资金使用精准到位”。

截止目前,全县发放救灾应急物资26类,总价值2244.85万元。

工作一线,纪律规矩必须“紧上”

“受灾群众都安置好了吗?救援物资收到了吗?”7月19日,柞水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曹永喆身处一线,带队先后到杏坪镇等地查看灾情,了解工作人员值班值守、履职尽责等情况,对应急抢险工作开展和责任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进一步压紧压实各方责任。

7月19日8时00分,柞水县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9时33分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汛情就是命令,柞水县纪检监察机构闻“汛”而动,组建3个专项监督检查组,由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开展一线督导检查,督促提醒相关镇办优化完善防汛应急预案,推动成立专家指导组,深入重点镇村指导防汛救灾工作,全力转移安置群众。各纪检监察组跟进督促监督联系单位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密切监视雨情汛情,对流经城区的乾佑河水情和中心城区积水点进行实地踏勘,并督促相关单位强化预警研判,抓紧抢险队伍值班值守,扎实做好物资储备,织密防汛“安全网”。紧盯监测预警、巡查防护、抢险救援、转移安置等关键环节,开展全方位监督,督促镇村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确保防汛备汛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反馈,责令立行立改、全面整改。

“大家要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必须将群众全部安全转移,一个不落……”瓦房口镇地处暴雨中心地带,县纪委监委负责同志冒着滂沱大雨,紧急赶往现场查看防汛工作,详细了解应急安置场所及物资准备情况。同时派出督导组,到金钱河、金井河沿线,深入一线开展监督检查,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组织专业队伍,不间断地对100公里堤防、52处险工险段开展重点巡查和专项巡查,坚决防范各类险情发生。

在此轮降雨中,柞水县纪委监委积极督促应急、气象部门加强信息互通机制,进一步强化汛情和灾害监测预警,发送预警信息5期,通过微信工作群和短信平台发布信息2万多条。灾情发生后,县纪委监委督促指导各镇(街道)纪(工)委把是否严守防汛救灾纪律作为下沉监督的重点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动各项防汛救灾工作责任落实落细。3个专项监督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奔赴防汛救灾一线,围绕防汛措施落实、受灾群众安置、干部值班值守、纪律作风、救灾救助政策落实等开展监督。各个纪检监察组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工作联席机制,加强信息沟通,督促监督联系单位切实扛起责任,强化各单位帮扶村的救灾工作,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防汛救灾过程中,一旦发现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失职渎职的,我们将一律从严从快查处。”柞水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