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以前,在村里想让县里专家立马看病,想都不敢想!”近日,柞水县凤凰镇龙潭村村民何大爷突发胸痛,村医通过“心电一张网”将检查数据实时传至县人民医院,不到3分钟就收到“急性心梗”的远程诊断结果,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这条“生命高速路”的背后,是柞水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将医疗领域作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重要切口,以精准有力的监督举措推动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的生动实践。
基层急救薄弱,曾是悬在偏远山区群众头上的一把利剑。如何让优质医疗资源翻山越岭,精准滴灌到村组院落?在柞水县纪委监委的全程监督护航下,县里投入106余万元建设的“心电一张网”数据共享系统应运而生。这笔钱有没有花在刀刃上?设备采购是否合规透明?项目推进是否高效务实?纪检监察的“探头”全程紧盯,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紧要处,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目前,这张“网”以县人民医院为诊断中心同时覆盖全县15家镇卫生院和82个村卫生室,完成远程诊断逾万例,成功挽救31名危急重症患者。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换一家医院就要重复检查”问题,县纪委监委通过“室组”联动监督,督促县卫健局部门制定《柞水县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施细则》,推动全县18家公立医疗机构对152项临床检查检验项目实现互认。据统计,该政策实施以来累计减少重复检查8.34万份,直接为群众节省医疗开支56.11万元。
为持续优化就医体验,县纪委监委指导县卫健局建立行风监督员制度,在全县医疗机构布设24个行风监督哨点,创新建立“问题收集-交办-整改-反馈”闭环管理机制。今年以来,通过该机制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的就医问题40个,医疗投诉和医患纠纷同比下降46%。
在医保基金监管方面,县纪委监委推动构建“纪委监委+职能部门”联动监督格局,通过专项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追回违规资金33.52万元,行政处罚24.77万元。同时,督促相关部门做好参保扩面工作,2024年城乡居民参保率超98%,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实现100%参保。
值得一提的是,县纪委监委还推动县医保局创新服务模式,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通过大数据分析主动筛查符合慢病待遇人员,组织医保工作人员上门提供代办服务。今年以来已精准服务1255名群众,办理慢特病1202人,基金支付530.50万元。
“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就是我们监督执纪的‘头等大事’。”柞水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据统计,2025年前10个月,全县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同比增长17.8%,群众就医满意度攀升至96.2%。下一步,县纪委监委将持续深化医疗领域专项监督,以精准有效的监督执纪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