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县区动态 >> 柞水
柞水:做好“加法题”让责任落实“最优化”
发布时间:2017-06-22   来源:柞水县纪委   作者:明晓东

 一加一等于几?你会毫不犹豫地说,等于二!而在柞水县,通过建立责任落实“五项机制”,让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组织层层“做加法”,将“两个责任”压力层层加力传导,形成了上下推进、左右发力的责任闭合回路,如给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组织装上了“信号放大器”一般,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清单 公开”,钉进“钉子”再“回头”     

“两个责任”谁来抓?怎么抓?抓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柞水县在深入探索的基础上,建立了清单明责制度,分别针对党委党组、党组织书记、班子成员和纪检监察组织、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干部2个层面6类人群,层层制定内容全面、责任具体、标准统一的责任清单,并签订承诺书,让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组织明白了自己“该干啥”、“怎么干”。  

“2017年各级各部门‘两个责任’清单审核中,发现有16个单位和个人的责任清单不够清晰具体,为此,我们逐一退回让他们进行了完善。”县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郭安荣说。为了让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组织责任清单更加具有操作性,每年年初由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组织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对照县委、县纪委“两个责任”实施细则和中省市县纪委全会新要求,初步形成各自的责任清单,报县纪委进行统一审核,对于内容不具体、责任不明晰、操作不简便的一律退回重新制定,直到县纪委审核过关为止。同时将责任清单以及责任落实情况在公开栏、县纪委网站、微信平台进行公开,接受上级组织、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监督,发现清单和落实情况不实不准、弄虚作假的随时通过电话、微信向县纪委举报,不仅钉进了责任的“钉子”,还让钉子“回了头”。    

“台账 记实”,存下“底片”常“回放”     

“5月18日上午8时,对2名干部不守纪律进行了诫勉谈话,10时给全镇干部职工讲廉政党课,中午13时利用午休时间召开班子成员会,就创建廉政文化示范镇进了研究……”翻开凤凰镇党委书记康魁峰的主体责任记实手册,密密麻麻记载了个人1至5月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点点滴滴。这是该县“两个责任”工作纪实台账的一个缩影。  为确保落实“两个责任”能够留下“底片”、“痕迹”,随时备查,该县建立了台账履责制度,为全县各级党组织书记、班子成员和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工作人员配发“两个责任”记实手册共计1000本,为全县93党委党组、52个纪委纪检组建立了落实“两个责任”工作台账,主要记录本镇办、本部门、本单位领导班子、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推进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情况。纪实手册台账填写后,按月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将相关印证资料粘贴在指定页面,由各单位党委(党组)书记组织开展月检查、季研判,县责任制领导小组及督导考核组开展不定期检查、季度点评、年终考核总评,指出存在问题,使履责明晰、到位。并在县纪委网站建立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动态监测平台,将各级各部门落实“两个责任”情况按月发布,随时备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督责 研判”,掐住“疼点”动“手术”     

“作为县委书记,我对县委落实主体责任负总责,今天的会后,请大家把各自的主体责任记实手册交给办公室,我看看大家一季度落实主体责任做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问题。”县委书记陈旋在一次县委常委会结束时特意安排工作人员将全体常委个人记实手册收缴备查。会后,他专门利用两天时间,为13名县委常委落实主体责任情况撰写了评语,逐一到四套班子和各常委单位进行检查,督促抓好主体责任落实,指出问题和不足,要求立即抓好整改并报告结果。  

目前,该县从县委到镇办社区,“一把手”定期定期督责制度已经成为常态。每季度由县委常委带队开展一次落实“两个责任”督导检查,将督查结果集中汇总,交县委常委会进行集中研判,逐一列出问题清单,返回镇办部门进行整改落实,由县纪委组织人员逐单位逐问题开展“回头望”,对问题集中突出的党组织和纪检监察组织,由县委书记和县纪委书记分别开展约谈警示提醒,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各级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对管辖范围内的“两个责任”落实情况督查研判,将情况汇总并上报县纪委,由县纪委在网上公布。县纪委还成立了6个联合巡察组,不间断开展明察暗访、督导检查37次,发现“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105个,针对问题发出整改督办通知67份,提出整改建议326条,通过针对具体的问题漏洞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改,全面达到了对症下药、刮骨疗毒、剜除病灶的目的。    

“述责 考责”,划出“坐标”好“正形”     

“2016年在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中,你镇某村“两委会”班子成员几乎‘全军覆没’,请问你作为镇党委书记,是否应负主体责任?你认为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在今年的柞水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向县纪委全委会述责述廉大会上,一位县纪委委员向营盘镇党委书记质询时直接了当地问道。  如今,每年召开“两个责任”点评会、党政“一把手”向县纪委全会述责述廉、组织开展民主测评、现场举行广场问政已经成为全县落实“两个责任”年终“重头戏”。为此,县上建立年度考责制度,采取明确考责规程、客观进行评价、听取工作汇报、进行述责述廉、集中考核评价等方式,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全面考核,不仅每年对落实“两个责任”先进单位进行表彰,还对考核一般、较差等次的单位对照考核标准进行逐一分析,将考核扣分情况反馈各镇办部门,组织他们向优秀单位看齐,对准坐标进行“正骨整形”,确保考核既评出优劣还拉动后进。    

“追责 曝光”,瞅准“靶子”猛“下刀”     

“县移民办主任因工作落实不力被当场免职!”消息传出后,像平静的湖水中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在全县引起了强烈反响。  

“‘两个责任’不仅是政治责任,更是工作责任,无论是一把手还是班子成员,必须负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不尽责就会被问责……”一位镇党委书记在被县纪委问责后深有感触地说。  

为确保“两个责任”落到实处,该县建立了从严追责制度,依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修订了《柞水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问责追究办法》,出台了《柞水县脱贫攻坚责任追究办法》等一系列追责问责制度,用好问责利器,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不力的党组织和纪检监察组织负责人,瞅准“靶子”,猛下“刀子”,倒逼“两个责任”落实。据统计,今年以来,因“两个责任”落实不力,该县对31名科级领导干部实施了追责问责,其中“一把手”24人,免职1人。同时,把通报曝光作为加强警示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坚持对发生违纪问题的单位和个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在县纪委网站设立了“点名曝光”专栏,实行内部通报和网络曝光同步,不断强化震慑效果。截至目前,全县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5起15人,追责问责、通报曝光已经成为常态,推动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组织善作善为、敢于担当、履职尽责的自觉性不断增强。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