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柞水县紧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主题,充分发掘现有资源,不断突出地方特色,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促进了崇廉尚洁的文化氛围全面形成。
突出地方特色。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柞水渔鼓作为弘扬廉政文化的一项重要手段,不断赋予地方传统文艺形式新的内涵,组织广大文艺爱好者积极创作以廉政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渔鼓小戏节目。共编排廉政文化渔鼓小戏节目60余个,多次在省市廉政文艺节目汇演中演出,既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又为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丰富地方文化内涵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突出阵地建设。不断加强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各镇办、各部门清退出来的办公用房,在各镇办、各部门建起了包含廉政文化实物展柜、模范先进人物事迹展区、相关警示案例展区、廉政影视放映区、廉政图书阅读区等功能齐全的反腐倡廉“防疫站”、德廉教育室13个,采取正面引导、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目前,全县各镇办、各部门利用反腐倡廉“防疫站”、德廉教育室举行廉政文化活动763场次、集中播放各类廉政教育影视543场次、开展廉政读书活动397场次,促进了各级各部门廉政文化氛围的形成。
突出特色资源。注重整合资源,借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本着“少花钱、办大事”的原则,在各村、社区建立了廉政文化墙390余面、廉政文化宣传栏521面,通过活动展板、黑板报等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廉政内容,确保通俗易懂、易于接受。利用网络、自媒体资源,开通了“柞水清涟”微信平台并联合本县各家其他官方及商业微信平台,定期向全县干部群众发送廉政文化图文信息,形成了互动互联的良好格局。挖掘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建立了红岩寺戏楼、苏维埃政府遗址等廉政文化基地,积极组织全县各级党员干部现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不断筑牢思想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