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干部来我家对我开展谈心谈话,这已不是第一次了,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给了我极大的自信和力量,让我重塑自我,重新树立干好工作的信心。”近日,山阳纪委干部对因辖区道路交通监管责任落实不力而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的干部毛某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听心声、访实情、察本质,深入了解毛某的思想情绪、工作和生活状态,及时进行疏导,该同志最终卸下“思想包袱”,积极投入工作。
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高度重视受处分人员思想教育工作,采取“一个问题一副药”,依据处分类型、性质和受处分人的性格特征等,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做到“精准把脉”,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引导“跌倒”干部重新“站”起来,积极作为再出发。另外,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合理运用容错纠错机制,坚持大事查清、小事说清、无事澄清,在全县党员干部中营造知错纠错、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同时,注重合理运用回访结果,将回访结果整理成档,作为回访对象今后评优评先和职级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并及时将思想转变好、工作表现佳的对象向受处分人所在单位反馈,激发干部再燃干事创业的激情,让受处分干部实实在在感受到组织温暖和关怀。
“不能因为一次处分就让受处分干部丧失信心和工作热情,要防止往这些干部身上贴‘标签’,通过组织关怀,让受处分党员干部重新树立干事创业的信心,砥砺前行。”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